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双门晓锁响朱扉。千骑拥、万人随。
风乌弄影画船移。歌时泪,和别怨,作秋悲。
寒潮小,渡淮迟。吴越路、渐天涯。宋王台上为相思。
江云下,日西尽,雁南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男子在秋天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怀念。诗人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画面:双门轻启,朱红色的大门缓缓打开,伴随着早晨锁链的声音,一群骑士和众多随从汇聚在一起。这既表达了主人公地位不凡,也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别离。
"风乌弄影画船移"一句中,"风乌"指的是翱翔于天际的黑色云雾,而"弄影"则是对风吹动水面造成的波光粼粼之景象的描写。这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宁与忧郁。
接下来的"歌时泪,和别怨,作秋悲"则直接流露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在这句中,诗人用"歌时泪"形象化地表现了自己在告别之际的哀伤与不舍,而"和别怨"则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所怀有的怨恨。"作秋悲"则是整首诗情感的总结,秋天常被古人用来表达凄凉、孤寂之意,这里也强化了诗人的哀愁之情。
"寒潮小,渡淮迟"一句中,"寒潮小"描绘出秋日河水微波的景象,而"渡淮迟"则暗示着行者对过往不舍,不愿离去的心境。淮河在古代常作为南北分界之地,这里也暗指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眷恋。
"吴越路、渐天涯"一句,通过对山水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无垠而又遥不可及的空间。这里的"吴越路"是古代指南北通道,而"渐天涯"则形象化了时间与空间的极限。
最后一句"宋王台上为相思",诗人登上了名为"宋王台"的地方,这个地方或许有着特殊的情感寄托,或是某种历史记忆。在这里,诗人的相思之情达到了顶峰,也成为全诗情感的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勾勒出一幅别离与怀念交织的画卷。它不仅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更凸显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春思秋悲"主题。
不详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主人宴客玉楼西。风飘雪、忽雰霏。
唐昌花蕊渐平枝。浮光里,寒声聚,队禽栖。
惊晓日,喜春迟。野桥时伴梅飞。山明日远霁云披。
溪上月,堂下水,并春晖。
柳飞绵,花实少。镂板音清,浅发江南调。
斜日两竿留碧□。马足重重,又近青门道。
去尘浓,人散了。回首旗亭,渐渐红裳小。
莫讶安仁头白早。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
数枝金菊对芙蓉。零落意忡忡。
不知多少幽怨,和泪泣东风。人散后,月明中。
夜寒浓。谢娘愁卧,潘令闲眠,往事何穷。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