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席上令歌舞者求诗戏以此赠

底事东山窈窕娘,不将幽梦嘱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肯逐春风上下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幽默而含蓄的方式,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宴会上被要求即兴作诗的情景。诗人通过“东山窈窕娘”这一形象,巧妙地将主角置于一个既神秘又略带挑战性的境地。女子的名字似乎隐含着某种深意,“东山”可能象征着她的出身或性格中的某种隐秘特质,“窈窕娘”则可能是对其美丽与内敛气质的赞美。

“不将幽梦嘱襄王”一句,借用了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的典故,暗示女子的梦境和情感并非轻易交付于他人,尤其是那些轻浮或不值得信赖的人。这里不仅表达了女子对情感的珍视,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

“禅心已作沾泥絮”这一句,运用了禅宗的比喻,将女子的心比作沾染了泥土的柳絮,既表现了她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也暗示了她面对外界诱惑时的坚定与不易动摇。禅宗强调的是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自由,女子的这种状态,既是对自身修养的自信展现,也是对世俗纷扰的一种淡然态度。

最后一句“肯逐春风上下狂”,则直接表达了女子不愿意随波逐流、追逐虚妄的情感态度。春风在这里象征着外界的诱惑与浮躁,女子选择坚守自我,拒绝被外界的狂热所影响,展现了其独立自主、追求精神高洁的品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与人格魅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陪子瞻登徐州黄楼

黄花离披秋日短,使君无事邀僧饭。

饭馀软语爇香幽,共坐圆庵不知晚。

烛笼持火报黄昏,使君爱客还留连。

前登脩径步超逸,后却从御来联翩。

城头阴阴未上月,城下激激鸣潺湲。

渔灯照船沙岸近,贾客夜唱声清圆。

徘徊始转黄楼侧,银箭铜壶知几刻。

栏干倚遍惜分携,泣泣芙蓉珠露滴。

形式: 古风

逍遥堂书事呈子瞻

寻常卧云林,往往厌阛阓。

今朝郡斋里,岑寂返可爱。

曦和破帘栊,幽鸟语庭际。

开门面脩圃,珍木罗翠盖。

萧疏旧菊丛,裛露有馀态。

主人事天和,万虑屏身外。

劳生一断梗,何处考根柢。

安能从物役,扰扰空卒岁。

脱巾每相从,颇得资傲睨。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瞻饭别

铃閤追随半月强,葵心菊脑厌甘凉。

身行异土老多病,路忆故山秋易荒。

西去想难陪蜀芋,南来应得共吴姜。

白云出处元无定,只恐从风入帝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少游寄李齐州

画船京口见停桡,萧洒浑疑谢与陶。

但把好山供胜践,不将馀论挂尘劳。

谏垣天上经焚草,藩国年来屡梦刀。

北客近传新政美,未尝因物强吹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