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其七)

一方静治民安枕,天子英明用人审。

慈厚薰然布帛温,威明皎若冰霜凛。

斡旋妙手经画馀,贯朽如山粟填廪。

禁闼还容汲直归,淮南定报奸谋寝。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翻译

百姓安宁如处静,皇帝英明用人谨慎。
仁慈宽厚如布帛温暖,威严明智如冰霜般凛冽。
治理巧妙,筹划周全,积累如山的财富充实仓库。
宫廷接纳直言者,淮南的阴谋将被彻底平息。

注释

一方:社会安定。
静:安宁。
治:治理。
民:百姓。
安枕:安心入睡。
天子:皇帝。
英明:聪明贤明。
用人:选拔人才。
审:谨慎。
慈厚:仁慈宽厚。
薰然:弥漫的样子。
布帛:布匹,比喻恩惠。
温:温暖。
威明:威严明智。
皎若:明亮如。
冰霜凛:寒冷如冰霜。
斡旋:策划调和。
妙手:高明的手法。
经画:规划管理。
贯朽如山:积累丰富。
粟填廪:粮食堆积如山。
廪:粮仓。
禁闼:宫门,宫廷。
汲直归:接纳正直的意见。
淮南:地名,这里可能指代某个地方或势力。
奸谋:邪恶的计谋。
寝:停止,平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图景,首句"一方静治民安枕"展现出地方治理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接着,通过赞美"天子英明用人审",体现了君主的智慧和选贤任能。"慈厚薰然布帛温",以布帛的温暖比喻皇恩浩荡,体现出皇帝的仁德;"威明皎若冰霜凛"则象征着法律严明,如同冰霜般令人敬畏。

诗人进一步赞扬了官员的才能,"斡旋妙手经画馀",形容他们处理政务犹如巧匠精心布局,成效显著。"贯朽如山粟填廪",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仓库满盈,粮食充足,寓意国泰民丰。

最后一句"禁闼还容汲直归,淮南定报奸谋寝",表达了宫廷之内公正无私,直言敢谏者受到接纳,而淮南之地的奸佞阴谋也因此平息,展现了社会安定和谐的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歌颂了君主的圣明,也赞美了官员的勤政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收录诗词(177)

周麟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说江宁人。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 字:茂振
  • 籍贯:泰州海陵
  • 生卒年:1118—1164

相关古诗词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其二)

苏台屹立层霄里,环望水云三百里。

十年草绿春城荒,麋鹿肆游歌舞地。

公来一顾风物新,华屋下蟠烟霭翠。

正须满意事登临,早晚中台拜英卫。

形式: 古风

飞来峰

西域崭崱群玉峰,悬崖万丈穿玲珑。

世人不识真鬼工,夜半跃起随雷风。

天与西湖作奇观,嶷然飞堕群山中。

海风吹雨万壑暝,往往密有云相通。

遥望烟鬟出林坞,重峦面面青莲宇。

孤云起石风生泉,游人六月不知暑。

世传飞来我亦疑,摩挲苍璧心更悲。

当年禁囿山水远,艮岑一石须人挽。

无人把酒酹山灵,飞入君王上林苑。

形式: 古风

中原民谣.归德府

归德府,四野坡池抱重阻。

阏伯之墟旧宋州,心为大火占星土。

昔我艺祖龙潜初,授钺此地开炎图。

录裳拜野休运启,王气郁郁云扶舆。

真人当天朝万宇,北望帝城天尺五。

舟车辐辏川涂交,尽说南京比三辅。

中兴天子膺赤符,又临此地登鸾车。

版图一失故地隔,坐使神州沦虏区。

金杏园边春色早,连阡粟麦濉河道。

景物依然似昔时,只恨居民戴胡情。

民言我宋潴仁深,况此旧名归德军。

于今府号袭前躅,不日中原当自复。

金人无德亡无时,大德日隆天下归。

形式: 古风

中原民谣.任契丹

任契丹,太行为家千叠山。

此山阻绝天下脊,中有义旅蛟蛇蟠。

任君本是良家子,身长七尺风姿伟。

心怀忠义欲擒胡,誓与群豪揭竿起。

时从数骑出郊坰,所向万人皆披靡。

不驱丁口不攫金,只取糇粮事储偫。

道遮天使夺牌归,佩牌夜易人不知。

往来燕赵数百里,徒手不假寸铁持。

夜半相逢沃州北,问知南使宁相阨。

倡言我辈抱雄图,郎主打围曾狙击。

时来左袒奋臂呼,十万儿郎一朝得。

劝君努力雪国雠,为我斩取单于头。

功成好爵皆君有,金印垂腰大如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