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早雾》由宋代诗人赵抃所作,描绘了清晨雾气弥漫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句“山光全暝水光浮”,以“山光”和“水光”为切入点,描绘出一幅晨雾笼罩下的山水画卷。山色在雾中显得朦胧而深沉,水面上则泛起一层淡淡的雾气,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覆盖,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数里霏霏晓未收”,进一步渲染了雾气的浓厚与持续,即使天色已渐渐明亮,但雾气仍未散去,依然弥漫在广阔的天地间,给人一种时间停滞、空间延展的感觉。
“露彩乍凝迷汉殿,日华不透掩秦楼。”这两句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了人文建筑,雾气中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仿佛给汉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太阳的光芒虽能穿透云层,但在雾气的遮挡下,秦楼显得更加幽暗,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虚幻的意境。
“岂饶文豹迟留隐,应有灵蛇取次游。”这里运用了文豹和灵蛇的典故,文豹象征着隐士或遁世者,灵蛇则寓意着智慧或变化。诗句表达了对那些选择隐居或追求内心自由之人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灵在雾气中自由穿梭的情景。
最后,“圣世妖氛已销尽,结成佳气满南州。”点明了主题,即在太平盛世,邪恶的气息已被清除,美好的气象充盈于整个地区。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社会和谐、人心向善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早雾中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