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塞

马容城东沅溪外,山半孤村堪图画。

兹山中窅翠周遭,白云深处闻犬吠。

疑有幽人卧云中,不与红尘通謦欬。

入境问俗访遗事,山村却号姑娘塞。

从来灵秀钟淑媛,莺闺燕阁流芳在。

西湖之名由西子,若耶溪边流香黛。

明妃生长亦有村,姊归女子嫌丑怪。

更有小姑住青溪,独处无郎蒋候妹。

今之村姑何人斯,父老无传志无载。

始知肇锡多传讹,大孤小孤同附会。

吁嗟女兮竟乌有,丈夫岂为儿女态。

即今此地清且幽,愿与高人筑鹿砦。

闺中芳名不外扬,况兹无稽谬置喙。

古道淳良风尚存,改名易俗诚何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乡村画卷,通过对马容城东沅溪外的孤村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山间村落的独特魅力。诗人以“兹山中窅翠周遭,白云深处闻犬吠”开篇,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诗人借“疑有幽人卧云中,不与红尘通謦欬”之句,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诗中提到的“姑娘塞”,可能是指村庄中的女性形象,诗人通过“从来灵秀钟淑媛,莺闺燕阁流芳在”赞美了女性的美丽与才华。同时,诗人也提到了历史上的几位女性人物,如西施、若耶溪边的女子、王昭君和小姑蒋候妹,以此来丰富诗歌的文化内涵,展现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女性形象。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关于村庄名称的疑惑与争议,“始知肇锡多传讹,大孤小孤同附会”,表明了对于地方名称来源的考证与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与高人共同营造一个清幽之地的愿望,以及对于保持传统美德和风俗的认同,体现了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乡村景色,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红崖道中望定西岭

落日半衔西岭上,暮烟初起石桥头。

千盘磴道穿云出,万壑松溪逐涧流。

蒙段杳矣黄土迹,河山顿改碧榆秋。

君看万里归图籍,虎视雄关作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邓川学署夏日景

花覆茅檐罩午阴,扶疏老树旧成林。

迎风翠竹森森玉,映日黄梅个个金。

不速客惟双蝶至,有声诗倩一蝉吟。

凭楼更爱湖山好,几阵秧歌送远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邓川西湖秋望

涌金门外荡扁舟,西子名湖我旧游。

水光山色浮空翠,花港柳堤入晚秋。

晚秋风雨孤山客,回首烟波廿年隔。

残山剩水动关情,昆池苍洱吟成癖。

邓赕城西拓镜湖,罗时江上长蘼芜。

双潭碧影明瑶圃,一抹烟痕入画图。

画图仿佛断桥雪,瑶圃依稀苧萝月。

名亚钱塘讵效颦,貌比若耶非唐突。

我来芳草春萋萋,麦浪风初乳燕低。

岁晚荻花秋槭槭,柳丝烟暗暮鸦啼。

春光易老秋光薄,雨叶才黄风叶落。

夕阳半在湖心亭,野水虚涵云外郭。

夕阳野水共娟娟,远浦孤帆去渺然。

舟子横竿拦鸭过,老渔沽酒趁墟还。

欲寻诗客停桡路,不见高人濯缨处。

独立明湖一片清,伊人宛在蒹葭渡。

形式: 古风

祭芭蕉龙

藤树密重重,灵蕉带雨浓。

何人曾梦鹿,此地旧潜龙。

云气终朝幻,泉源一脉钟。

神来无殿宇,山半绿苔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