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积雨暗春色,东风还惨悽。
梅残无复笑,莺怨欲成啼。
暇日无民讼,芳时有酒携。
不辞乘兴出,病足畏深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积雨后的萧索景象,融合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与个人情感的寄托。开篇“积雨暗春色”、“东风还惨悽”,通过春天应有的生机勃勃与现实中的阴霾相比衬,表现出一种萧索和淡淡的忧伤。
接着,“梅残无复笑”、“莺怨欲成啼”,梅花在积雨中变得残缺,不再有往日的明媚可喜;而燕子则似乎带着埋怨之声,想要发出悲啼。这里梅和燕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伤。
“暇日无民讼”、“芳时有酒携”,在闲适的日子里,没有百姓的纷争,只是带着美酒去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逃避和自我安慰。
最后,“不辞乘兴出”、“病足畏深泥”,诗人不辞而别,顺从内心的喜悦而行;然而,生病的脚步又让他害怕那湿滑的泥地。这两句流露出一种既想要逃离现实困扰,又不得不面对身体限制的矛盾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自然形象,展示了诗人在春日积雨中的孤独与淡泊,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哀愁。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节物即自好,客心何落然。
早寒清野市,夜雨湿江天。
破屋疏茅滴,空厨湿苇烟。
政须一杯酒,相与度残年。
手种阶前树,今朝亦有花。
春阴寒食节,陋巷逐臣家。
欲酌消愁酒,先浇破睡茶。
游人归踏雨,里巷晚喧哗。
奔走倦尘埃,相逢颜暂开。
语阑灯烬改,饮散月华来。
行役风霜苦,流年岁月催。
我愚甘自分,惆怅子多才。
青春忽妍好,半岭丽朝阳。
谷鸟喜相见,园花明晓妆。
闲居耽道味,吟眺惜风光。
扣户有佳客,悠然三举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