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俞受诏行田是时圣俞葬其弟公异未毕而去

虫潦败耕耘,西成绝人望。

乡农吁天意,守阙书屡上。

忧民圣天子,择吏贤宰相。

王畿盖根本,岁赋在宽放。

曰君往行田,究彼荒稔状。

一当薄其租,用以息民谤。

朝廷慎指使,推择无与让。

非君精明姿,曷以致忠谅。

忧公剧私为,即夕治行仗。

怀悲念其弟,卜日不果葬。

乃知体纯粹,世士难以尚。

德泽既敷宣,风谣还历访。

归来悟明主,自致谁云妄。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圣俞受诏行田是时圣俞葬其弟公异未毕而去》。诗中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困境与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忧虑。

首句“虫潦败耕耘,西成绝人望”描绘了因自然灾害导致农业生产受损,粮食歉收的情景,百姓生活陷入困境。接着,“乡农吁天意,守阙书屡上”表现了农民对天灾的无奈和对官府的呼吁,希望得到救助。

“忧民圣天子,择吏贤宰相”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和宰相的期待,希望他们能选拔贤能之臣,以解决民生问题。接下来,“王畿盖根本,岁赋在宽放”强调了首都地区作为国家根基的重要性,并提出应减轻赋税,以安抚百姓。

“曰君往行田,究彼荒稔状”鼓励官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业生产情况。诗人主张“一当薄其租,用以息民谤”,即适当减少税收,以平息民众的怨言。

“朝廷慎指使,推择无与让”呼吁朝廷谨慎派遣官员,选拔贤能之人。诗人认为只有具备“精明姿”的人才能真正为国效力,实现忠心耿耿。

“忧公剧私为,即夕治行仗”展现了官员为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情感的决心。尽管诗人内心悲痛,但为了国家大局,他毅然决然地出发执行任务。

最后,“怀悲念其弟,卜日不果葬”表达了诗人对弟弟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未能完成安葬弟弟的心愿。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和对家族责任的重视。

“乃知体纯粹,世士难以尚”赞扬了诗人品德的纯洁,认为在当今社会,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实属难得。“德泽既敷宣,风谣还历访”强调了诗人的道德影响力,他的行为和思想影响着周围的人。

“归来悟明主,自致谁云妄”表达了诗人对明君的感激之情,认为自己能够受到重用,是因为得到了明主的认可,而非妄自菲薄。

整首诗通过描绘社会现实、表达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展现个人品德与责任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与奉献精神。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张老子出田所

鲁人有林类,底春独被裘。

沿畦拾遗穗,带索仍长讴。

知命忘其老,乐天固不忧。

既惊端木赐,复感东家丘。

夫翁何为者,岁暮亦远游。

北风吹白发,萧飒田陇头。

此意如昔贤,世人知尔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同圣民围棋钓鱼

山林自微尚,轩冕非所营。

每及逍遥趣,欣然得吾生。

春塘漾绿水,珍树啼黄莺。

心远忘外喧,境幽适人情。

垂钓如有求,而无得失惊。

临局非期胜,聊为白黑争。

得意物可遗,忘言赏逾精。

此理俗鲜悟,固当属渊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园晚步

秋物足悲咤,丘园良考槃。

翱翔摅结虑,徙倚纵遐观。

爽气使心厉,凄风令自单。

酸念无径托,那使百忧宽。

鸟下见人寂,螀啼知露寒。

夕烟起城际,反照映林端。

伫立不能返,迷怀增屡叹。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竞渡

三闾虽已死,郢人独见思。

五月江水深,绕城碧逦迤。

轻舟烂龙鳞,利楫剧鸟飞。

箫鼓骇蛟龟,鹰隼乱旌旗。

争先爱中流,观者被水湄。

漠漠怀沙魂,一去不可追。

千载万岁后,儿女以为嬉。

已矣国无人,终焉莫子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