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季子庙

战国干戈礼义隳,延陵高节救周衰。

当时若嗣诸侯统,后世谁传十字碑。

生死不欺留剑约,兴亡都在审音知。

名儒如欲修前史,列传应须次伯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延陵季子庙》由宋代诗人杨杰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延陵季子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深远的历史影响。

首联“战国干戈礼义隳,延陵高节救周衰”开篇即点明了背景,战国时期战乱频仍,礼仪道德逐渐崩坏,而延陵季子以其崇高的节操,挽救了周朝的衰败,体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历史担当。

颔联“当时若嗣诸侯统,后世谁传十字碑”则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延陵季子能够继承诸侯之位,那么后世又将如何评价他的功绩?这里通过反问,表达了对延陵季子未能实现更大影响力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其个人品质与行为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颈联“生死不欺留剑约,兴亡都在审音知”进一步赞扬了延陵季子的忠诚与智慧。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他都坚守承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对于国家的兴衰,他能从音乐中洞察先机,显示出其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凡的智慧。

尾联“名儒如欲修前史,列传应须次伯夷”则是对延陵季子历史地位的肯定。诗人认为,如果未来的史家想要撰写前人的事迹,延陵季子应当与伯夷并列,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这不仅是对延陵季子个人成就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道德风范和历史贡献的永恒纪念。

综上所述,《延陵季子庙》通过赞美延陵季子的高尚品德和深远影响,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追求。

收录诗词(237)

杨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伯瞻郎中登郡城北楼

楼上高吟思入微,白云随步拂人衣。

几行塞雁断不断,千里客帆归未归。

仓廪稻粱知国富,弟兄疆境乐家肥。

望中孰谓长安远,路去江南只数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程太卿雨中登物华楼

泽国连朝雨,春山半夜雷。

登楼寒食近,隔岸画屏开。

沙鸟飞还止,渔舟去复来。

年年南浦草,相伴绿波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夏日天庆观水阁

锦绣堤边曲径通,登临不觉俗愁空。

声喧枕簟芭蕉雨,香扑樽罍菡萏风。

池景信皆尘外物,道家疑在画图中。

南楼有客频回首,应认蓬莱第几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具区阁

阁占具区泽,登临万象奇。

中秋月明夜,平旦日生时。

云淡雪千里,水澄天四垂。

渔舟何处在,一笛顺风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