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彬座主赴龙安请讲

两论久研精,龙安受请行。

春城雨雪霁,古寺殿堂明。

白发老僧听,金毛师子声。

同流有谁共,别著国风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长久研究精深的佛学,受龙安寺之邀即将启程。
春日里的城池雨雪停歇,古寺的殿堂闪耀着明亮的光。
白发苍苍的老僧静心聆听,那金毛狮子吼声响亮。
志同道合者又有谁相伴?独树一帜,让国家的风气更加清朗。

注释

两论:指两种佛教理论或经论。
久研精:长时间深入研究达到精通。
龙安:地名,这里指龙安寺。
受请行:接受邀请前往。
春城:春季的城池,这里形容温暖的季节。
雨雪霁: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古寺:历史悠久的寺庙。
殿堂明:殿堂光明、明亮。
白发老僧:年老的僧人,头发已白。
听:聆听,仔细听。
金毛师子:金毛狮子,佛教中象征威严和智慧的动物。
声:声音,这里指讲法或诵经的声音。
同流:志同道合的人。
谁共:与谁共同。
别著:独到之处,独特的贡献。
国风清:使国家的文化风气变得清新、高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接受邀请前往龙安进行讲经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状态的精致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两论久研精”表明僧人的学识渊博,研究佛法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龙安受请行”则说明这次讲经是应邀前往龙安进行的,这里“龙安”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寺院的名字。

“春城雨雪霁,古寺殿堂明”描绘了季节和环境,春天的雨雪刚刚停止,古老的寺庙显得格外清晰。这里不仅塑造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

“白发老僧听,金毛师子声”则是对听众和讲经者的描写。“白发老僧”形象地表达了僧人的年迈与智慧,而“金毛师子声”则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某种称谓或装饰,展示了讲经者尊贵的身份。

最后,“同流有谁共,别著国风清”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讲经活动的赞美和对僧人的敬意。这里的“同流”可能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而“别著国风清”则是说这种文化交流让国风更加清新。

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佛教文化的尊崇和对知识传承的赞美。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略禅者归南岳

林下钟残又拂衣,锡声还独向南飞。

千峰冷截冥鸿处,一径险通禅客归。

青石上行苔片片,古杉边宿雨霏霏。

劳生有愿应回首,忍著无心与物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隆公上人

独携谭柄去,千里指人寰。

未断生徒望,难教白日闲。

空江横落照,大府向西山。

好骋陈那孔,谁云劫石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惠空上人归

尘中名利热,鸟外水云闲。

吾子多高趣,秋风独自还。

空囊随客棹,几宿泊湖山。

应有吟僧在,邻居树影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游山道者

我亦游山者,常经旧所经。

雪消天外碧,春晓海中青。

可见乱离世,况临衰病形。

怜君此行兴,独入白云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