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丘老人

东丘老人眉有毫,皮肉光润牙齿牢。

自云新年九十九,须发白者无一毛。

问之吾术本无有,咽津纳息徒嘈嘈。

莫将元气佐喜怒,自然所得春秋高。

吾尝行之五十载,此事至易曾不劳。

饮之以酒谢使去,手足轻利如猿猱。

尝闻唐人柳公度,八十许岁精力豪。

其言与人亦如此,老人无乃斯人曹。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东丘的老人眉毛上还留着一丝白毫,皮肤光滑,牙齿坚固。
他自己说新年已近百岁,但满头白发一根也没有。
他告诉我他的养生之道原本就没有,只是吞咽唾液,深呼吸而已。
不要让情绪影响元气,顺其自然就能活得长久。
我实践这种方法已经五十年,发现它非常简单,从不觉得劳累。
我用酒款待他并让他离去,他走时手脚轻盈,如同猿猴一般灵活。
我曾听说唐朝的柳公度,虽已八十多岁,精力依然旺盛。
他的言语举止也是如此,这位老人难道不是这样的人吗?

注释

东丘:古代地名,此处泛指老者。
毫:这里指眉毛上的白发。
光润:光滑滋润。
元气:中医术语,指生命的根本力量。
春秋高:指年龄大。
五十载:五十年。
猿猱:猿猴,形容动作敏捷。
柳公度:唐代诗人。
精力豪:精力充沛。
斯人曹:这类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东丘老人的生动形象,通过对其外貌和神态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老人健康长寿的状态。诗中“眉有毫,皮肉光润牙齿牢”表明老人面容红润、牙齿坚固,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自云新年九十九,须发白者无一毛”则显示老人虽然年逾九十,但须发仍然乌黑,没有一根白发,这在自然界中实属罕见。

诗人的提问和老人的回答揭示了老人长寿的秘诀:“吾术本无有,咽津纳息徒嘈嘈。”这表明老人没有什么特定的养生之道,只是顺其自然,呼吸吐纳,保持内心平静。老人告诫“莫将元气佐喜怒,自然所得春秋高”强调了情绪的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几句“吾尝行之五十载,此事至易曾不劳。”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养生方式的赞同和实践,以及这种方式的简单易行。最后,“饮之以酒谢使去,手足轻利如猿猱”则是对老人健康活力的又一展示,通过饮酒庆祝和形象的比喻,突出了老人的活力与灵动。

诗的结尾提到了唐代的柳公度,强调了其精力之旺盛,与东丘老人不相上下。这不仅是对两位长者的赞美,也是对健康长寿的一种向往和肯定。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东谷沿小涧树木丛蔚中有圆潭爱之久坐书所见

野水泻古穴,石岸盘回渊。

飞尘不可入,竹树围清涟。

静往得胜玩,深居逃俗缘。

寒光照烦襟,景寂心自圆。

枯篁蹲碧禽,垂颈窥沉鲜。

对之不敢动,相望两俱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东谷茅斋

野径转深密,静无车马痕。

松花金粉堕,苔叶翠茸翻。

虫鸟春音杂,烟云晚色昏。

俗尘何处入,长是掩溪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东谷独往

久不到东谷,晚晴欣细履。

阴阴夹路木,溅溅落溪水。

幽涎界屏粉,乱喙刻窗纸。

兀坐忘所归,烟云逼人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东斋闷书

读书已无效,何用转劳苦。

闲斋幸无事,日共古人语。

古人议论好,善恶皆有补。

舍此欲奚为,惟应睡满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