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韵

老来筋力上山迟,过眼风光自崛奇。

拟放狂歌花已笑,正羞短发雪偏垂。

溪山能破几緉屐,风雨连催十二时。

且锁君诗怕飞去,从人唤我虎头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年老体衰,登山步履蹒跚,眼前的风景却依然奇特。
想要放声高歌,却发现花儿已在微笑,自己却因稀疏白发而羞愧。
漫步溪山之间,恐怕鞋子磨损频繁,风雨无常,一日十二时辰都在催促。
暂且锁住你的诗篇,怕它随风飞走,任由他人唤我为痴情于诗的‘虎头’。

注释

老来:年老。
筋力:体力。
迟:缓慢。
过眼:眼前。
风光:风景。
自:自然。
崛奇:奇特。
拟:打算。
狂歌:放声歌唱。
花已笑:花儿在笑。
短发:稀疏白发。
雪偏垂:像雪一样下垂。
溪山:山水。
緉屐:双层木屐。
风雨:风雨。
连催:连续催促。
十二时:一天十二个时辰。
锁:锁住。
君诗:你的诗。
怕飞去:担心飞走。
从人:别人。
唤我:叫我。
虎头痴:痴情于诗的人,这里可能有自嘲之意,‘虎头’可能是作者的别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和人韵"的形式表达了他的晚年心境。首句"老来筋力上山迟"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体力渐衰,登山显得力不从心的情景。"过眼风光自崛奇"则写出尽管身体不再如年轻时矫健,但眼前的自然景色依然让他感到惊奇和欣赏。

"拟放狂歌花已笑"通过拟人手法,写诗人想要放声歌唱,而花儿似乎也在欢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正羞短发雪偏垂"则是对自己白发苍苍的自嘲,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怜。

"溪山能破几緉屐"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深情,暗示自己虽然年迈,但仍渴望游历山水,享受自然之美。"风雨连催十二时"则写出岁月无情,风雨无常,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两句"且锁君诗怕飞去,从人唤我虎头痴",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说要将朋友的诗收藏好,以免它像鸟儿一样飞走,同时也自称"虎头痴",显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痴迷和对自己才情的自得。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的执着,体现了辛弃疾豪放洒脱的个性。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和吴克明广文赋梅

谁咏寒枝入国风,广文官冷更诗穷。

偶随岸柳春先觉,试比山樊韵不同。

十顷清风明月外,一杯疏影暗香中。

遥知一夜相思后,铁石心肠也恼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前人观梅雪有怀见寄

相思几欲扣停云,抱疾还嗟老不文。

满眼梅花深雪片,何人野鹤在鸡群。

诗肩相见高如旧,酒甲而今蘸几分。

且向梁园赋清景,自知才思不如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前人韵(其一)

池鱼岂足较浮沉,邱貉何曾异古今。

末路长怜鞭马腹,淡交端可炙牛心。

山方高卧云长乱,松本忘言风自吟。

昨日溪南鸡酒社,长卿多病不能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前人韵(其二)

茶瓜不作片时留,又向悠然作胜游。

花径似经新扫洒,竹林唤起旧风流。

天教有象皆楷写,世已无书可校雠。

长日苦遭蝉噪聒,杖藜拟访涧泉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