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敬题张荫嘉母舅《乐圃词钞》后

铜琶牙板,数词家名手。柳腻苏豪孰兼有。

豁双眸、舅氏乐圃词钞,真莫怪、脍炙骚坛人口。

慈亲题语在,记得年时,曾向妆台课停绣。

篇什富珠玑,击节人亡,低唱罢、泪沾红袖。

愿本意、早填谒金门,使屈姊、舒开夜台眉皱。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此词以深情厚谊,敬题于张荫嘉母舅的《乐圃词钞》之后,展现了一位才女对长辈作品的深切赞赏与缅怀。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情感表达,将对词集的赞美与对先人的怀念交织在一起。

“铜琶牙板”开篇即以音乐形象引入,喻指词作的高超技艺与动人之处,仿佛铜琶激昂,牙板清脆,引人入胜。接下来,“数词家名手”则直接点明了词集的作者张荫嘉在词坛的地位,是众多词家中的一位佼佼者。

“柳腻苏豪孰兼有”一句,巧妙地将柳永与苏轼两位宋代词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张荫嘉词风兼备柳永的柔美与苏轼的豪放的赞誉。通过“豁双眸”、“乐圃词钞”、“脍炙骚坛人口”等词语,进一步强调了词集内容的丰富与艺术感染力,以及在文坛上的广泛影响。

“慈亲题语在,记得年时,曾向妆台课停绣”这一段,通过回忆与母亲共同学习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体现了女性在文学创作中的角色与贡献。这里的“停绣”不仅指缝纫活动的暂停,也暗含了对文学创作与家庭生活之间平衡的思考。

“篇什富珠玑,击节人亡,低唱罢、泪沾红袖”则直接抒发了对词集内容的欣赏之情,以及对已故作者的哀思。词中以“珠玑”形容词作的珍贵与美好,而“击节”则展现了读者对作品的共鸣与赞叹。最后,“泪沾红袖”则以细节描绘,生动地表现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既有对作品的感动,也有对逝者的怀念。

“愿本意、早填谒金门,使屈姊、舒开夜台眉皱”则是对张荫嘉作品中蕴含的美好愿望与情感的延续,希望其作品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可,甚至能为逝去的亲人带来安慰与慰藉。整首词在赞美与缅怀中,充满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对亲情的珍视,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5)

钱慧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送外之金陵应试

夫子富才调,宝剑岂长埋。

晚成当此时矣,去去莫疑猜。

但向蓬窗茅店,珍重风餐露宿,漫念米和柴。

弱质纵非健,门户学持来。桃叶渡,伤心窟,古休怀。

三场为我,鏖战努力步云阶。

好趁桂花香里,玩罢板桥明月,归棹理秦淮。

端正拂尘酒,何惜拔金钗。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唐多令

闺阁少清游。今朝破积愁。九龙遥、风送兰舟。

听罢松涛茶斗品,如画景、小亭收。字减与声偷。

蛮笺韵各搜。羡前贤、石壁题留。

难道山名分慧好,偏巾帼、柳苏羞。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水龙吟.忆家慈客武林

男儿尚怕饥驱,奈何吾母传经远。

平安虽报,主贤弟慧,老怀可遣。

犹恐慈亲,或怜幼女,慰辞宛转。

只六桥花柳,三春赏遍,添吟兴、眉应展。

但是宵来梦见,怎愁容、数声长叹。

痛椿早萎,伤萱遥隔,冷闺肠断。

欲诉离情,吴山越水,寡鱼稀雁。

待何时,再得绕娘膝下满,将雏愿。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画堂春

冷莎铺月树穿星。秋棠褪尽红英。

鹭鸶两两浴兰汀。湿浪吹萍。

雾气捲开山色,云光流出溪声。

湘帘斜捲绿烟凝,人倚银屏。

形式: 词牌: 画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