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甘泉宫是祝融宫,一脉昆崙贯始终。
何处至人栖隐地,石台烟磴识仙踪。
这首诗描绘了对甘泉宫的探访,将之与祝融宫相联系,暗示两者在地理位置上有着紧密的关联,犹如昆仑山脉贯穿始终,象征着一种深远的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诗人通过“何处至人栖隐地”这一句,巧妙地引出了对仙人隐居之所的遐想,而“石台烟磴识仙踪”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神秘而又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在烟雾缭绕的石阶上,可以寻觅到仙人的足迹。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蕴含了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敬仰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历史、自然与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
不详
灵泉清彻注玄关,灏气元精共往还。
直作川原归海去,不将尘滓混人间。
历遍堪舆未畅怀,直从沧海见斯涯。
山当午会千年出,谁向三峰上界来。
真诰谩将符录主,万灵应护洞天开。
凭公为写丹青幅,四百峰头取次裁。
即看积翠向天中,已见飞流映日红。
控鹤未须游八极,骑羊真欲御泠风。
龙精隐伏空疑雨,星使依栖尽化松。
莫讶轩辕归太逼,稚川先已住高峰。
廿年藏息傍岩隈,转眼光阴得许催。
共叹浮生元是幻,应知历劫不为灰。
烟霞落寞林中影,花鸟流连掌上杯。
认得此山真面目,朱明开辟待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