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矩臣迪功见示建除体

建德我故国,归哉遄我驱。

除道得欢伯,荆棘无复馀。

满怀秋月色,未觉饥肠虚。

平林过西风,为我起笙竽。

定知张公子,能共寂寞娱。

执此以赠君,意重貂襜褕。

破帽与青鞋,耐久心亦舒。

危处要进步,安处勿停车。

成亏在道德,不在功利区。

收视以为期,问君此何如。

开尊且复饮,辞费道已迂。

闭口味更长,香断窗棂疏。

形式: 古风

翻译

建德是我的故乡,让我快马加鞭回归去。
在路上遇见了好友欢伯,荆棘丛生的道路已不再有。
满心都是秋天的月光,感觉不到饥饿的空虚。
穿过平林,西风吹过,仿佛为我吹奏起笙箫。
我知道张公子能共享寂寞的乐趣。
我把这都当作礼物赠予你,心意深重如同貂皮大衣。
破旧的帽子和鞋子,却能长久陪伴,心情也舒畅。
身处险境要勇往直前,安逸时也不要停留。
成功或失败取决于道德,而非功利的追求。
期待你的回复,你觉得如何呢?
打开酒杯再饮一杯,话语已显得多余而绕弯。
闭口不言,思绪更深远,香气断续,透过稀疏的窗棂。

注释

故国:故乡。
遄:快速。
欢伯:朋友。
荆棘:比喻困难。
秋月色:秋天的月光。
笙竽:笙箫乐器。
貂襜褕:贵重的貂皮衣服。
耐久:持久。
危处:危险的地方。
成亏:成败。
收视:期待回复。
开尊:打开酒杯。
辞费:话语冗长。
闭口味:沉默思考。
窗棂:窗户的格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以建除体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建德的情感以及对友人张矩臣的回应。诗中,诗人以归乡的心情起笔,感叹道路畅通,荆棘清除,如同得到朋友欢伯的陪伴,内心充满宁静。他感受到秋天月色的清冷,但并不觉得饥饿,因为平林中的西风吹过,仿佛奏起了笙竽,带来愉悦。

诗人赞赏张矩臣能共享寂寞时光,将深情厚谊寄托在礼物上,破帽与青鞋虽朴素,却寓意着长久的友谊和心境的舒展。他告诫友人在困难时要勇往直前,在安逸时也不要停滞不前,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非功利追求。最后,诗人期待与友人保持联系,举杯共饮,虽然言语表达显得冗长,但友情深厚,香烟袅袅,窗户稀疏,更显静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建除体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哲思。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次韵富季申主簿梅花

东风知君将出游,玉人迥立林之幽。

攲墙数苞乃尔瘦,中有万斛江南愁。

君哦新诗我听莹,句里无尘春色静。

人人索笑那得禁,独为君诗起君病。

欲语未语令人嗟,桃李回看眼中沙。

同心不见昭仪种,五出时惊公主花。

典衣重作明朝约,聊复宽君念归洛。

笛催疏影日更疏,快饮莫教春寂寞。

形式: 古风

次韵景纯道中寄大成

闻道歌行伏李绅,古来贤守是诗人。

久钦乐广怀披雾,一见周瑜胜饮醇。

海内期公黄閤老,尊前容我白纶巾。

佳篇咀嚼真堪饱,此日何忧甑有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谢天宁老见贻

庭柏不受寒,依然照人绿。

雾收晨光发,可玩不可掬。

道人方出定,不复辨羊鹿。

微云度遥天,一笑立于独。

嗟予晚闻道,学看传灯录。

三生蠹书鱼,万卷今可束。

毂虽已破碎,犹欲大其辐。

是身堪底用,况乃五斗粟。

自从识师面,日月几转毂。

受师炉中烟,无处著荣辱。

周妻与何肉,恨我未免俗。

从今谢百事,请作龟头缩。

却笑长沙傅,区区问淹速。

聊将非舌言,往和无谱曲。

形式: 古风

次韵谢文骥主簿见寄兼示刘宣叔

断蓬随天风,飘荡去何许。

寒草不自振,生死依墙堵。

两途俱寂寞,众手剧云雨。

坐令习主簿,下与鸡鹜伍。

遥知竹林交,未肯一时数。

翩翩三语掾,智与谩相补。

髯刘吾所畏,道屈空去鲁。

子才亦落落,倾盖极许予。

四夔照河滨,一笑宽逆旅。

堂堂吾景方,去作泉下土。

未知我露电,能复几寒暑。

思莼久未决,食荠转觉苦。

我不逮诸子,要先诸子去。

不种杨恽田,但灌吕安圃。

未知谁善酿,可作孔文举。

十年亦晚矣,请便事斯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