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

乱后今谁在,年来事可伤。

云深怀故里,春老尚他乡。

宁复论秦过,终当作楚狂。

维舟短篱下,聊学捕鱼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战乱之后还有谁在这里,近年来的事情实在令人感伤。
身处深深的云雾中怀念故乡,春天已老却还在异乡漂泊。
何必再讨论秦国的过错,我终究会像楚狂人一样狂放不羁。
我在简陋的篱笆下系舟,姑且学习捕鱼为生。

注释

乱后:战乱之后。
今谁在:还有谁在这里。
年来:近年来。
事可伤:令人感伤的事情。
云深:深深的云雾。
怀故里:怀念故乡。
春老:春天已老。
尚他乡:仍在异乡。
宁复:何必再。
论秦过:讨论秦国的过错。
终当作:终究会成为。
楚狂:像楚狂人一样。
维舟:系舟。
短篱下:简陋的篱笆下。
聊学:姑且学习。
捕鱼郎:捕鱼为生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不安和个人流离失所深切的感慨。诗中“乱后今谁在,年来事可伤”两句,通过反问的方式,抒发了战争之后生灵涂炭、国破家亡的悲哀,以及个人经历的苦难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云深怀故里,春老尚他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流离在外、无法归期的无奈与孤独。这里的“云深”象征着距离和隔绝,“春老”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更突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宁复论秦过,终当作楚狂”两句,通过历史上的比喻(指齐王田和与秦国的战争),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乱世,但仍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愿随波逐流。这里的“楚狂”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隐士、狂人接舆,借此形象表明自己不畏强权、保持独立思考的决心。

最后,“维舟短篱下,聊学捕鱼郎”则是诗人在流离失所之际,通过学习捕鱼人的生活,寻找一丝安慰和生存的希望。在这里,“维舟”指的是简陋的小船,“短篱”则形容渔家的简单住所。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自己在困顿中的坚韧不拔以及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动荡乱世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的坚守与希望。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别绶老

无端流落迫残年,三十南山访老禅。

未契安心了难觅,不如同世且随缘。

频移竹几负寒日,旋拾松梢炊晚烟。

珍重孤云出山去,东西南北一青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希道使君入山再有佳句见及复次元韵因简老禅

古涧寒泉可枕流,从渠庚伏在炎州。

杖藜端欲事幽讨,杯酒未容相劝酬。

坐上纵无居士客,山间聊为老禅留。

临沧亭外忘归路,他日逢君望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希道使君弭节合沙馆奉太夫人游鼓山乃蒙封示所和梦锡赠行佳句辄次严韵少叙别怀

淮海元龙公辈流,何劳老手镇方州。

雍容行色自登览,邂逅故人仍倡酬。

眼界早惊云子熟,官期能为荔枝留。

临分莫话中原事,想见家山只梦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其二)

戡乱登廊庙,群公数靖康。

一身轻去就,百口恃安强。

天意非难见,人情漫自凉。

殷勤酌周斗,矍铄更鹰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