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色四时好,秋光君子知。
南山昨夜雨,为我写清规。
独鹤耸寒骨,高杉韵细飔。
仙家缥缈弄,髣髴此中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图景。开篇“月色四时好,秋光君子知”写出了秋天皎洁明亮的月光,是只有有修养的人才能欣赏到的美丽。而接下来的“南山昨夜雨,为我写清规”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感应和顺应之情怀,那场雨仿佛是为诗人带来了一份清新的律动。
在“独鹤耸寒骨,高杉韵细飔”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只孤单的大雁在寒冷中展翅,它与高杉树之间形成了和谐的呼应,这里不仅有声音上的回响,更有着情感上的共鸣。
最后,“仙家缥缈弄,髣髴此中期”则让人感觉到诗人内心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期待,那种缥缈和髣髴之感,是诗人对于未来某个时刻美好愿景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既有现实自然之美,又有超脱尘世之意境的世界。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北门杨柳叶,不觉已缤纷。
值鹤因临水,迎僧忽背云。
白须相并出,清泪两行分。
默默空朝夕,苦吟谁喜闻。
寥落关河暮,霜风树叶低。
远天垂地外,寒日下峰西。
有志烟霞切,无家岁月迷。
清宵话白阁,已负十年栖。
人皆闻蟋蟀,我独恨蹉跎。
白发无心镊,青山去意多。
信来漳浦岸,期负洞庭波。
时扫高槐影,朝回或恐过。
草合径微微,终南对掩扉。
晚凉疏雨绝,初晓远山稀。
落叶无青地,闲身著白衣。
朴愚犹本性,不是学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