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逸于七月十二日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闲适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与自然界的细微变化。
首联“投閒不厌玩心珠,遮眼无他只旧书”,诗人以“投閒”自况,表示自己在闲暇之余,乐于沉浸在阅读之中,仿佛在玩赏心灵之珠,眼中所见唯有旧书,流露出对书籍的热爱和沉浸其中的乐趣。
颔联“得马塞翁从丧马,知鱼濠叟且观鱼”,运用了两个典故。前句出自《庄子·外物》,讲述塞翁失马后,最终因祸得福的故事,暗喻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得失,能保持豁达的心态;后句出自《庄子·秋水》中的濠梁之辩,表达诗人如同濠水边观鱼的老人,悠然自得地欣赏生活的美好,不为外物所累。
颈联“三旬不雨田俱涸,一月先秋暑未除”,描绘了夏季干旱的情景,连续三十天无雨导致农田干涸,而一个月提前进入秋天,暑气仍未消散,展现了自然界中旱情的严峻与季节变换的复杂。
尾联“此念却难排遣在,家无大小仰犁锄”,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困境的无奈与忧虑,家中无论大人小孩都依赖农耕生活,暗示了诗人对家庭生计的担忧,以及面对自然与社会挑战时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