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冯宪副朱挥使昆仲游东禅

幽怀不能遣,与客游东禅。

东禅景何如,缭绕水竹笼云烟。

东堂长老号玉田,精彩矍铄神气全。

匆闻门外车马声,倒屣迎我忻忻然。

自言门巷好杉树,亲手栽植今参天。

登堂坐我蒲团上,妙香香茗时时传。

唤来高徒聪上人,颐指气使勤周旋。

须臾开筵列尊俎,款留甚觉心诚虔。

英豪宪副天下士,老成挥使人中贤。

更誇玉雪美公子,好诗好礼今无前。

携得仙家施小童,长歌大雅声清圆。

玉田欢感呼行者,青天歌舞齐联翩。

一派仙音众侧耳,重斟美酒烹肥鲜。

案头石砚压锦笺,墨浆如膏笔如椽。

诸僧罗拜不肯起,阑门索我留诗篇。

君不见远公结社住白莲,一招靖节贤名传。

又不见昌黎有书遗大颠,美誉烜赫垂千年。

愧我无能继古作,爱此光景徒流连。

草草留题拂衣去,何须更问三生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与冯宪副朱挥使昆仲游东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冯宪副、朱挥使一同游览东禅寺的场景。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东禅寺优美环境的赞叹,如缭绕的水竹云烟,以及对东堂长老玉田的敬仰,他精神矍铄,热情好客。他们品茗、听歌,气氛融洽,主人还亲自展示了自己的亲手种植的参天杉树。宴席上,宾主尽欢,诗才出众的玉雪公子更是令人赞赏。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像古人那样留下佳作,只能流连美景,匆匆题诗后离去,暗示此行虽短暂,但印象深刻。整首诗以历史典故为引,赞美了友情和文人雅集的美好,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701)

韩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沈南斋东禅无闻上人方丈有作

昨曾访东禅,东禅方丈居西偏。

群僧琐琐不足数,但觉玉田和尚贤。

今晨复访东方丈,无闻长老尤高尚。

三寸庞眉映雪颠,纯诚实有真僧相。

人言无闻世少双,一生戒行如冰霜。

沾泥柳絮吹不动,春风上下空颠狂。

南斋诗伯常来住,好诗好画留无数。

促我题诗警众僧,众僧酣卧知何处。

形式: 古风

橘杏双清为儒医傅泽民题

莫言苏耽神,漫说董奉仙。

惟我葑溪南,国医世称贤。

以医名世三十载,轩岐道术何精专。

开阖阴阳指间妙,斡旋造化心中玄。

回生起死已万千,何须橘叶吞清泉。

家有恒产皆良田,曾输万石周荒年。

天恩煌煌赐冠冕,杏林换谷名空传。

琴川高士感德偏,买橘买杏栽庭前。

绵州太守作佳画,刑曹司务题长篇。

想当雨过碎锦钱,结实宛如红蜡圆。

寒霜作威叶不变,黄金万颗累累然。

此时此景清且美,相对不觉尘烦蠲。

开芳樽,列绮筵,旋烹肥,时摘鲜。

东邻西舍三五友,日常醉倒林中眠。

何时使我参其间,我将世事祈苍天。

疲癃残疾谁能痊,鳏寡孤独尤堪怜。

苏董于今果未死,招起授我神方全。

我将以之游八埏,广济夭阏并颠连。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忆秋谷柬其高徒陈绍祯

昔游中吴第一山,主山都纪张秋谷。

开门迎我车骑进,扫榻坐我林间屋。

我观秋谷心休休,仙风道骨非凡流。

出岫孤云袅晴昼,倚天长剑凌清秋。

笑怀顿觉高怀放,瀹茗焚香与酬唱。

时出瑶琴弹古音,旋开碧瓮浮春酿。

酒阑便与秋谷辞,弟子罗拜皆仙姿。

就中独见陈绍祯,风骨彷佛同其师。

别来十载今重访,秋谷仙踪已长往。

苍松老桂尚依然,抚景令人动遐想。

乘鸾乘鲤未可知,蜕形想似陈希夷。

还须夜夜望云表,恐有化鹤归来时。

形式: 古风

仙舟诗为郭汝祯赋

郭君之舟新且美,乍入真如洞房里。

爱君兄弟义气多,与君同泛吴淞水。

外台豸绣名四方,南邻金玉誇同乡。

我弟亦是锦衣客,开樽满座生辉光。

腊雪初晴风力壮,远山近山如玉障。

寒极翻疑酒力微,情欢不觉诗怀放。

红炉再拥银烛烧,劝酬已到夜寂寥。

东君犹自不满意,密戒舟子徐徐摇。

吴淞万顷孤舟漾,橹声摇月吴歌唱。

彷佛陶朱入五湖,依稀博望来天上。

喧阗鼓吹归渡头,傍人叹羡如仙游。

烦君勉效郭林宗,我名此舟为仙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