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真觉大师瑞香花

浅色闹花堂,清寒熏夜香。

应持燕尾剪,破此麝脐囊。

有恨成春睡,无人见洗妆。

故山烟雨里,寂寞为谁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春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瑞香花的美态与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不失雅致的艺术氛围。

首句“浅色闹花堂”,以“浅色”点明了瑞香花的颜色淡雅,而“闹花堂”则暗示了花丛中热闹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既突出了花的繁盛,又营造了视觉上的层次感。接着,“清寒熏夜香”一句,通过“清寒”二字,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凉爽,也暗喻了花香的清新脱俗,仿佛在静谧的夜晚,花香如同一股清流,缓缓渗透,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应持燕尾剪,破此麝脐囊”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想象着用燕尾剪去修剪花枝,仿佛在精心呵护着这脆弱而珍贵的生命,同时也暗示了花的香气如同麝脐中的油脂,珍贵且独特,需要细心呵护才能释放其魅力。

“有恨成春睡,无人见洗妆”则表达了花儿在春天里似乎带着一丝哀愁,仿佛在梦中沉睡,无人能理解其内心的纯净与美丽。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花以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最后,“故山烟雨里,寂寞为谁芳”两句,将瑞香花置于故山烟雨之中,渲染出一种孤寂而美丽的意境。花虽寂寞,却依然绽放,为这世界增添一抹独特的芳香。这里的“为谁芳”不仅指为自然之美,也为那些能够欣赏并感受到这份美的灵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瑞香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与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存在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拟人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次韵谊叟悼性上人

井美泉先竭,犀残角有通。

斯人难再得,陈迹已成空。

麈尾梦应寄,楞伽写未终。

平生说禅口,不见怒号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除夕和津汝楫

今夕亦常夕,人偏故国思。

不堪搓冻耳,听诵未归诗。

家室谊哗后,深檐雨雪时。

炉香待清旦,此意有谁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启明轩次朗上人韵

澄滓动精色,开轩万象分。

光无回避处,眼自覆藏君。

霞缕萦经轴,烟丝减篆文。

个中无膡语,题目是先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回光轩

暮色眩红碧,登临聊倚栏。

日终犹返照,坐稳可深观。

梦幻诸缘寂,圆明一颗寒。

洞然无向背,莫作转头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