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台城

王鸾嘤嘤夹路守,帝在讲堂僧众走。

千缗足陌赎不回,幅幅诏书称顿首。

石头城北火酣酣,岁在丙寅八十三。

内科罢供春殿闭,莺飞草长愁江南。

古来南北本无别,不独涅槃经内说。

君不见长淮筑堰时,寿春百万为鱼鳖。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名为《悲台城》,是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诗中描绘了台城的衰败景象,以及历史变迁带来的深沉感慨。

首句“王鸾嘤嘤夹路守”,以王鸾的啼鸣象征着台城的荒凉与寂寞,仿佛它在诉说着过往的繁华与现在的凄凉。接着,“帝在讲堂僧众走”一句,通过对比皇帝与僧人的行动,暗示了权力更迭和信仰的转变,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世事的沧桑。

“千缗足陌赎不回,幅幅诏书称顿首”,这两句表达了对台城昔日荣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破败的无奈。即使付出巨大的代价也无法挽回过去的辉煌,诏书虽多,却无法改变现状,透露出深深的无力感。

“石头城北火酣酣,岁在丙寅八十三”,描述了台城北面的火光熊熊燃烧,时间已经到了丙寅年,八十三年过去了,岁月流转,台城依旧荒废。这里通过时间的流逝,强调了台城衰败的长久性和不可逆转性。

“内科罢供春殿闭,莺飞草长愁江南”,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台城的荒芜景象。春天的宫殿大门紧闭,不再有人居住,只有莺鸟飞过,草木生长,似乎在为江南的衰败而哀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人去楼空、繁华不再的深刻反思。

最后,“古来南北本无别,不独涅槃经内说。君不见长淮筑堰时,寿春百万为鱼鳖。”诗人在此发出感慨,古今南北并无本质不同,历史的轮回中,无论多么繁荣的地方都可能走向衰败。以长淮筑堰时寿春百万生灵化为鱼鳖为例,警示人们历史的教训,提醒世人珍惜眼前,警惕未来。

整首诗通过对台城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败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公怨

拍张王公心不平,儿曹弹作懊侬声。

东床快婿文赋手,告变归家惭见妇。

妇欲复雠雠未复,罻罗高张廷尉狱。

吁嗟乎三代史中君不遗,三代史前君所知。

生受交亲死无负,栾布向雄皆我师。

形式: 乐府曲辞

胭脂井

临春阁高云不流,仙女亭亭居上头。

挈壶掌事断更点,凝情转态无时休。

百舌黄鹂娇欲语,六宫诗学江郎体。

蛮笺照映珊瑚钩,玉树陵临文石陛。

日旰隐囊停细腰,百司奏事纷牛毛。

手披目览随所遭,回身拜谢君王劳。

吁嗟长江古天险,齐兵周兵君莫管。

隋家伐鼓轰如雷,不似后庭歌曲缓。

缓歌曲,待兵来,胭脂井里涴青苔。

家亡国破不可道,故宫秋雨凋官槐。

形式: 乐府曲辞

石头城

石头城,高百尺。黄?冈,付巾帼。露车行,逢七夕。

司马门,称定策。保妻孥,轻竹帛。银柱琵琶在谁席。

山中何郎笑格格。美须髯,竟何益。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陌]韵

污貂行

大官一柈肉,王子千金貂。

貂污犹可易,忍疏骨肉爱羽毛。

莫起后堂山,莫射东田鹄。

剖心置地中,何异数觔肉。

君不见萧家挺藕与杯浆,不问典签不得尝。

累叶红枝皆自剪,临湘别自有萧郎。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