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井

临春阁高云不流,仙女亭亭居上头。

挈壶掌事断更点,凝情转态无时休。

百舌黄鹂娇欲语,六宫诗学江郎体。

蛮笺照映珊瑚钩,玉树陵临文石陛。

日旰隐囊停细腰,百司奏事纷牛毛。

手披目览随所遭,回身拜谢君王劳。

吁嗟长江古天险,齐兵周兵君莫管。

隋家伐鼓轰如雷,不似后庭歌曲缓。

缓歌曲,待兵来,胭脂井里涴青苔。

家亡国破不可道,故宫秋雨凋官槐。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胭脂井》是明代诗人黄淳耀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诗中以“临春阁”、“仙女亭”等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随后引入“挈壶掌事”这一角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更迭。接着,诗人通过“百舌黄鹂”、“六宫诗学”等自然与人文景象,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静谧。

“蛮笺照映珊瑚钩,玉树陵临文石陛”两句,以“蛮笺”、“珊瑚钩”、“玉树”、“文石陛”等华美之物,形象地描绘了皇宫的富丽堂皇。而“日旰隐囊停细腰,百司奏事纷牛毛”则通过描绘皇帝处理政务的繁忙景象,展现了权力中心的紧张与忙碌。

最后,“吁嗟长江古天险,齐兵周兵君莫管。隋家伐鼓轰如雷,不似后庭歌曲缓。缓歌曲,待兵来,胭脂井里涴青苔。”诗人以长江的天险和历史的更替为背景,将目光转向了历史的深处,通过对比“后庭歌曲”的缓慢与“隋家伐鼓”的激烈,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结尾处的“胭脂井里涴青苔”,既是对历史遗迹的哀叹,也是对王朝兴衰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头城

石头城,高百尺。黄?冈,付巾帼。露车行,逢七夕。

司马门,称定策。保妻孥,轻竹帛。银柱琵琶在谁席。

山中何郎笑格格。美须髯,竟何益。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陌]韵

污貂行

大官一柈肉,王子千金貂。

貂污犹可易,忍疏骨肉爱羽毛。

莫起后堂山,莫射东田鹄。

剖心置地中,何异数觔肉。

君不见萧家挺藕与杯浆,不问典签不得尝。

累叶红枝皆自剪,临湘别自有萧郎。

形式: 乐府曲辞

禹川人

若耶壮士七尺身,生死为梁不为陈。

虽然不及陈兴国,亦是当时雄杰人。

万骑翻城多部曲,潜身独上山巅宿。

夜半火来争斫头,黄苍惊叫青蛾哭。

一哭田横命何短,再哭人心不如犬。

形式: 乐府曲辞

会稽隐

会稽先生隐空谷,不笑不言心若木。

朅来市药洛城游,城中衮衮多王侯。

曹马自争侬自隐,浊河清济不同流。

水嬉未罢狂歌起,一合乾坤惊不已。

晋朝太尉面如灰,载得旌旗愁落水。

太尉魏臣还晋臣,子胥之曲闻不闻。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