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留春不住。又早是清明,杨花飞絮。

杜宇声声,黄昏庭院,那更半帘风雨。

劝春且休归去。芳草天涯无路。悄无语。

倚阑干立尽,落红无数。谁诉。

长门事,记得当年,曾趁梨园舞。

霓羽香消,梁州声歇,昨梦转头今古。

金屋玉楼何在,尚有花钿尘土。君不顾。

怕伤心,休上危楼高处。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喜迁莺》,是一首抒发春日怀旧之情的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哀伤。

"留春不住。又早是清明,杨花飞絮。" 这两句以清明时节的杨花飞舞为背景,传递出春天易逝的感慨。春天本应被珍惜,但它却无情地离去。

"杜宇声声,黄昏庭院,那更半帘风雨。劝春且休归去。"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夜幕低垂,杜宇(即杜鹃)啼叫的声音在庭院中回荡,此情此景更显得凄凉。而“那更半帘风雨”则增加了画面感,仿佛春天也被这细雨湿润心绪。劝告春天稍作停留,勿要匆匆离去。

"芳草天涯无路。悄无语。倚阑干立尽,落红无数。谁诉。" 这四句则是诗人面对着满地的芳草和无边际的天空,却找不到归途,陷入沉默之中。随后,诗人在栏杆上久久伫立,目睹落红如雨,却又有谁能理解这份心情?

"长门事,记得当年,曾趁梨园舞。霓羽香消,梁州声歇,昨梦转头今古。" 这几句回忆起往日在长门宫中与梨园女乐共舞之欢乐时光,如今却只剩下香气消散和声音渐歇的落寂。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眷恋,以及面对现实无声的哀伤,都是情感的双重打击。

"金屋玉楼何在,尚有花钿尘土。君不顾。怕伤心,休上危楼高处。" 最后两句是诗人提醒自己,不要再去攀附那些已经不存在的豪华宫殿,那里如今只剩下满地的花钿与尘土。警告自己不要冒险攀登高楼,因为那会让心灵受到更深的伤害。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哀伤,以及面对美好记忆消逝后的悲凉情怀。

收录诗词(527)

何梦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 籍贯:淳安

相关古诗词

喜迁莺.感春

东君别后。见说道花枝,也成消瘦。

夜雨帘栊,柳边庭院,烦恼有谁撋就。

犹记旧看承处,梅子枝头如豆。

最苦是,向重门人静,月明时候。知否。

人不见,纵有音书,争似重携手。

旧日沉腰,如今潘鬓,怎奈许多僝僽。

极目万山深处,肠断不堪回首。

情寸寸,到如今,只在长亭烟柳。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最高楼.寿南山弟七旬

南山老,还记少陵诗。七十古来稀。

清池拥出红蕖坠,西风吹上碧梧枝。

趁今朝,斟寿酒,记生时。也不羡、鲲鹏飞击水。

也不羡、蛟龙行得雨。人世事,总危机。

扶床正好看孙戏,舞衫不要笑儿痴。

更埙篪,三老子,鬓如丝。

形式: 词牌: 最高楼

意难忘

避暑林塘。数元戎小队,一簇红妆。

旌云影动,帘幕水沉香。金缕彻,玉肌凉。

慢拍舞轻扬。更一般,轻弦细管,孤竹空桑。

风姨昨夜痴狂。向华峰吹落,云锦天裳。

波神藏不得,散作满池芳。移彩鹢,柳阴傍。

拚一醉淋浪。向晚来、歌阑饮散,月在纱窗。

形式: 词牌: 意难忘

摸鱼儿(其二)

把人间、古今勋业,一时都付杯酒。

青山行遍人华发,老尽门前青柳。试回首。

记晓雨征衫,又过年时候。相逢故旧。

浪说南楼北,亭花纵好、能似少年否。

还自笑,应是山林厌韭。忘却儿童迎候。

兴来谩学长沙舞,要舞更无长袖。眉休皱。

欢笑外,风涛世上时时有。共君握手。

且尽日尊前,相拌一醉,醉后明朝又。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