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峡江(其二)

和雨鹭涛双峡起,侵岚雉堞半山分。

城东十七洞天内,长忆南朝萧子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鹭同在涛浪中飞翔,山岚缭绕下,城墙雉堞若隐若现,宛如被半山分隔。诗人身处城东的第十七洞天,心驰往昔,怀念南朝的文人萧子云。通过景物描写和历史联想,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文化的追忆与敬仰之情。李凤翥以清新的笔触,展现了峡江的自然之美和历史底蕴,展现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厚意。

收录诗词(2)

李凤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秋游祖将军园亭

将军休沐地,延伫思无穷。

宾从当年盛,图书四壁空。

寒花泣暮雨,危叶战秋风。

只有琅玕竹,青青废院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南阳旅壁

真人白水生文叔,名士青山卧武侯。

水自奔腾趋汉口,山犹层叠枕城头。

时来一夕收铜马,事去经年运木牛。

叹息兴亡千载上,荒村野庙总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过黄州阻雪

晓对篷窗隙,披襟问旅程。

开帆人语静,骤雨浪花平。

远岫凝寒翠,低云傍水行。

江村逢腊日,顿令客心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海坍谣

五月十五东风起,我向海边看海水。

边民为我诉颠连,我为边民嗟干止。

茅篱咫尺是苍茫,朝宗万派雄如驶。

一潮一汐往来间,日侵月削诚无已。

谁云沧海复桑田,但见桑田沈海底。

忆自熙朝十九年,豁赋除田千万矣。

只今坍有廿余年,庐舍丘墟安可纪。

按籍施弓不易求,田形丘势难比拟。

就中岂无半亩禾,勤农拌此供波靡。

一闻履亩勘真荒,须臾无计图迁徒。

沿海残区欲揠苗,刈此木棉成荒鄙。

冀得豁除尺寸区,以为风涛之一抵。

嗟哉鉴及此情形,温言化导何必尔。

方今圣主恤民艰,岁蠲正赋真沦髓。

九牛安用此一毛,太仓一粟终何裨。

从来有土此有财,无土将焉宁妇子。

额赋岂能问水滨,劝稼何由施耘耔。

不与海水争旦夕,难为穷壤图倍蓰。

潮泥暂退且施弓,真荒真熟胥可指。

归来傍晚宿山间,山人为我话桑梓。

此间一碑近百年,昔日离海三十里。

于今试看几何程,可知坍势从何底。

君不见吴淞城外旧城斜,半在泥中半在沙。

此是东南一故垒,昔年烟火尽芦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