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方平为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所作的挽辞之一,通过对逝者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风采与卓越的才名。诗中以“风采来尘外”开篇,暗示逝者非凡的气质源自超凡脱俗之处,随后“才名入洛初”则点明其才华在洛阳初露头角,奠定了一生的辉煌基础。
“清言还正始,雅度合冲虚”两句,进一步赞扬逝者言谈之清雅,如同正始之音,举止之高洁,恰似冲虚之境,展现出其人格魅力与精神境界的高度。接着,“玉气千寻直,金精百鍊馀”运用比喻手法,将逝者的品质比作纯净无瑕的玉石与经百炼而成的黄金,强调其品德之高尚与成就之卓绝。
最后,“雍容到岩庙,一世共华胥”表达了逝者的人生轨迹最终达到了庙堂之高,与世世代代的人共享荣耀与辉煌,象征其影响深远,永垂不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高度的赞誉,不仅缅怀了逝者的伟大成就,也寄托了对逝者精神风范的深深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