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谢生盘山诗》。诗中描绘了盘山的壮丽景色和深邃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联“爱尔跻攀处,奇踪满报章”开篇点题,表达了诗人对谢生登高览胜的赞赏,同时暗示谢生的诗文记录了盘山的奇异景观。接下来的颈联“山盘元气出,寺抱翠微藏”描绘了山势的雄伟与寺庙的隐秘,山峦仿佛从天地间盘旋而出,而寺庙则隐藏在一片翠绿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颔联“拂石摇天影,披花带雨香”进一步展示了盘山的动态美,石头在阳光下投射出摇曳的光影,花朵在雨中散发出阵阵香气,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颈联“千峰回白首,万壑步清霜”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山峰之高峻与季节之变换,千峰之上白雪皑皑,万壑之中霜气清冷,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冬日画卷。
尾联“鼓角关榆堕,旌旗塞草长”描绘了边塞的景象,鼓角声中,榆树落叶,旌旗飘扬在草原之上,既有边关的肃穆,也有军旅的豪迈。最后,“海色秦城外,边声汉苑旁”则将视角拉远,将盘山的景色与更广阔的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海色映照着秦城之外,边塞的声音回响在汉苑之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盘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