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谢生盘山诗

爱尔跻攀处,奇踪满报章。

山盘元气出,寺抱翠微藏。

拂石摇天影,披花带雨香。

千峰回白首,万壑步清霜。

鼓角关榆堕,旌旗塞草长。

阴风来大漠,秋日下渔阳。

海色秦城外,边声汉苑旁。

欲因临望代,遂得纪金汤。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谢生盘山诗》。诗中描绘了盘山的壮丽景色和深邃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联“爱尔跻攀处,奇踪满报章”开篇点题,表达了诗人对谢生登高览胜的赞赏,同时暗示谢生的诗文记录了盘山的奇异景观。接下来的颈联“山盘元气出,寺抱翠微藏”描绘了山势的雄伟与寺庙的隐秘,山峦仿佛从天地间盘旋而出,而寺庙则隐藏在一片翠绿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颔联“拂石摇天影,披花带雨香”进一步展示了盘山的动态美,石头在阳光下投射出摇曳的光影,花朵在雨中散发出阵阵香气,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颈联“千峰回白首,万壑步清霜”则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山峰之高峻与季节之变换,千峰之上白雪皑皑,万壑之中霜气清冷,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冬日画卷。

尾联“鼓角关榆堕,旌旗塞草长”描绘了边塞的景象,鼓角声中,榆树落叶,旌旗飘扬在草原之上,既有边关的肃穆,也有军旅的豪迈。最后,“海色秦城外,边声汉苑旁”则将视角拉远,将盘山的景色与更广阔的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海色映照着秦城之外,边塞的声音回响在汉苑之侧,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盘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送杨给事河南召募

边众休南牧,朝廷议北征。

幄中新授律,天下大徵兵。

使者持符出,君推抗疏名。

黄金秋突兀,白羽日纵横。

岳雪三华秀,河冰万马行。

将军邀剧孟,公子得侯嬴。

屠贩多豪杰,风尘郁战争。

有呼皆左袒,无役不先鸣。

宁久燕山戌,终期瀚海清。

过梁投赋笔,更为请长缨。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林章之郎中谳狱南海

旧识于公传,新知陆贾才。

汉章双凤下,越郡五羊开。

旌节看山驻,楼船截海来。

长安天北望,使者日南回。

讼府蒲堪挂,刑书竹可裁。

明珠满合浦,应照不然灰。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送祠部莫郎中贵州提学

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

亦是文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

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

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题欧职方鹅山泉高斋

闻君读书处,乃在蓟山阿。

水色开窗槛,泉声散薜萝。

濯缨秋雨至,把钓夕阳多。

白璧浇田出,寒流没羽过。

风尘无燕息,宾客有羊何。

一自从王事,空为劳者歌。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