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寄青龙寺空贞二上人

夜来思道侣,木叶向人飘。

精舍池边古,秋山树下遥。

磬寒彻几里,云白已经宵。

未得同居止,萧然自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夜晚思念起道侣,树叶随风向我飘。
寺庙池塘旁古旧,秋日山林下的景象显得遥远。
清冷的磬声能传几里远,白云覆盖已过夜半。
未能与他一同居住修行,我这里只余下寂寞和空旷。

注释

夜来:夜晚时分。
思道侣:思念修行的伴侣。
木叶:树叶。
向人飘:随风飘向人这边。
精舍:寺庙,修行的住所。
池边古:池塘旁边的景致古老。
秋山:秋季的山。
树下遥:在树下看去显得遥远。
磬寒:清冷的磬声,磬是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宗教仪式。
彻几里:能传很远,形容声音悠扬。
云白:白色的云。
已经宵:已过了夜晚的一半。
未得:未能。
同居止:一起居住、修行。
萧然:冷清的样子。
自寂寥:自然地感到孤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寂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向往。开篇“夜来思道侣”,诗人在夜幕降临时思念同道之侪,这份情谊跃然纸上。

“木叶向人飘”一句,以轻柔飘落的木叶比喻思想的飘渺,既表现了秋意浓重,也象征着诗人的心绪随风飘散。接下来的“精舍池边古,秋山树下遥”,则是对环境的描摹,画出了一个宁静而又古朴的空贞二上人所在之地。

“磬寒彻几里”表明了夜晚的冷清与深远,而“云白已经宵”则是在强调时间的推移和自然景观的变化。末尾两句“未得同居止,萧然自寂寥”,透露出诗人对无法与心灵相通之人的共处生活的渴望,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寂和深沉,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出世情怀。

收录诗词(94)

无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僧,俗姓贾,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相关古诗词

秋寄从兄贾岛

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秋暮与诸文士集宿姚端公所居

宵清月复圆,共集侍臣筵。

独寡区中学,空论树下禅。

风多秋晚竹,云尽夜深天。

此会东西去,堪愁又隔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人罢举东游

东堂今已负,况此远行难。

兼雨风声过,连天草色乾。

鸿嘶荒垒闭,兵烧广川寒。

若向龙门宿,悬知拭泪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田中丞使西戎

朝元下赤墀,玉节使西夷。

关陇风回首,河湟雪洒旗。

碛砂行几月,戎帐到何时。

应尽平生志,高全大国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