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排闷》表达了诗人晚年漂泊他乡的孤独与无奈之情。首句“白首尚为客”揭示了诗人长期在外,直至年迈仍未能归乡的境况。次句“飘飘天一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孤身一人,四处飘零的落魄景象。
颔联“耳鸣通夜雨,眼暗隔年花”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绘,写出诗人夜晚被雨声吵醒,白天则因视力减退而无法清晰看到周围景物,进一步渲染了内心的孤寂和岁月的流逝。
颈联“畏酒从今断,题诗浪自誇”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戒断,以及对自己过去或许借酒浇愁、自我夸耀行为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情绪。
尾联“有村如栗里,准拟更移家”提及诗人想象中的理想之地——栗里(可能指栗里村,典出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出诗人渴望找到一个可以安定下来的家园,结束漂泊生涯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其在人生晚景中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生活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