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秀实知新昌

尊公文律自瑰奇,虽持使节未相宜。

子敝青袍哦五字,州家不喜县家嗤。

十年主簿今迁陟,县衙簿尉来趋揖。

越绝山川舒啸时,莫叹鉴湖今几尺。

鉴湖几尺吾其那,闻道新昌佛仍大。

昔贤墨妙谁识之,一日清风千嶂破。

人间月色过中秋,天际风光称远游。

阳关本是西州曲,鹭舞兰桡不解愁。

形式: 古风

翻译

尊公的文章风格独特,尽管担任使者不太合适。
您穿着破旧的青袍吟诵五言诗,州里的官员不喜欢,县里的百姓也嘲笑。
从十年主簿升职,现在县衙的簿尉前来行礼问候。
在越地的山水间放声长啸,别感叹鉴湖如今的水位多么低。
鉴湖的水位再低我也无能为力,听说新昌的佛像依然巨大。
过去的贤人墨宝有谁知道呢,清风一日吹过,千座山峰都为之破开。
中秋之夜的人间月色,适合远方的游子欣赏。
阳关本是西部边塞的歌曲,白鹭翩翩起舞,兰舟摇曳,无人能解忧愁。

注释

尊公: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使节:古代出使的官职。
青袍:古代低级官员的服装。
主簿:古代官职,负责文书事务。
迁陟:晋升或调动职位。
鉴湖:古代湖泊,在浙江绍兴。
新昌:地名,在浙江。
佛仍大:指佛像依旧宏大。
清风:形容书法之美。
阳关:古代边关,常用于诗词中象征离别。
鹭舞兰桡:白鹭飞翔,兰舟摇动,描绘景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为友人周秀实赴任新昌而作,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新任职务的期许。首句“尊公文律自瑰奇”赞扬了周秀实父亲的文学才华,暗示周秀实亦有其遗传的才情。次句“虽持使节未相宜”则以使节比喻官职,暗示周秀实更适合于文学创作而非官场。

“子敝青袍哦五字”描绘了周秀实朴素衣着下吟诗的形象,表现出他的文人气质。“州家不喜县家嗤”则通过对比,写出周秀实从主簿升迁至县尉时,可能遭到来自州县官员的不同看法,但诗人鼓励他不必介意。

“十年主簿今迁陟”肯定了周秀实的辛勤努力和晋升,接下来的诗句“越绝山川舒啸时,莫叹鉴湖今几尺”鼓励他在新的岗位上尽情施展才能,不必过于忧虑眼前的困难,因为鉴湖虽小,但新昌的佛教文化依旧宏大。

最后四句宕开一笔,以月色、秋光、阳关曲和鹭鸟兰桡等意象,寄寓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在远方也能享受美好的景色,尽管身处异乡,但心境如阳关曲般开阔,不会被愁绪所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又寄予了深厚的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仕途的殷切期待。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送知府张路钤还阙

櫜戈未肯下灵州,白马将军今白头。

将军父子重儒术,坐有绿衣人则休。

六年谣颂流圁洛,卧使雕山添岞崿。

看山饮水无一事,日俸岁饥欣自若。

匹马飘飘朝九天,晚交送别亦潸然。

烦君去路望嵩少,猿鹤相思端可怜。

形式: 古风

送范八西上

江头枫树秋,东吴王孙愁。

谁复怜北客,梦不到中州。

子能中州去,独我不自聊。

心事岂如期,来岁同归舟。

子今未二十,志气长者流。

勤读未勤问,有待再见不。

形式: 古风

送陜西运使陆郎中

二十年来关内客,眼明太华高太白。

今日前驱使者旌,鸡舌香馀新日月。

春初胡骑逼王城,公在城头佐天策。

将兹胆略抚西戎,萧关远尔无坚敌。

便使秦人不告饥,轺车与尔同休戚。

惟应拂拭旧题名,几人身在空相忆。

为我寄谢钱都统,鬓间不许霜雪积。

形式: 古风

送钟离秀才往越州

客游会稽去,惜哉无镜湖。

云迷神禹庙,鸦护季真居。

五字君诗费,千秋我恨除。

寄来休草草,涕泪忆皇都。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