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宁寺僧宝檀方丈(其二)

野外芳华早,何妨策杖寻。

草深垂井口,碑卧古坛阴。

高坐惟尊足,清斋尚摄心。

给园留赏处,还似阮家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过天宁寺僧宝檀方丈(其二)》描绘了诗人漫步野外,欣赏早春景象,不畏路途遥远,持杖探访僧人的情景。"野外芳华早"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写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诗人的好奇与向往。接着,他描述了自然环境的幽深宁静,如"草深垂井口,碑卧古坛阴",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禅意的氛围。

诗人进入寺庙后,选择高处静坐,表达对佛法的敬仰和内心的清净,“高坐惟尊足”体现了对僧人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谦逊。在斋戒中,他仍能保持心灵的专注,“清斋尚摄心”,显示出他的修行境界。最后,诗人赞赏此处如阮籍隐居的园林,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尘嚣、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修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黄清甫偕顾舍人游滇中

旧好如禽庆,名山得共陪。

洱河神禹导,路箐爨王开。

冠带名家子,登临济胜才。

关城雄剑阁,应待勒铭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闻故园草阁火

架上馀千轴,俱随绿燄飞。

平生惟蜡屐,旧物秪牛衣。

信是冥怀待,谁言损读非。

啸歌聊复尔,北叟可同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同顾鸿胪兄弟过王鸿胪宅永上人在焉

委巷多车马,还因典客名。

乡心灯下尽,谈麈坐中倾。

径草抽新雨,风丝漾晚晴。

归舟应可问,春浪此时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郑伯良邀同诸公登万佛阁

日送莺花去,风雩兴可乘。

尘心攀阁远,野兴入林增。

龙树栖孤影,蜂房飐万灯。

若无光禄酒,春思杳难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