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过天宁寺僧宝檀方丈(其二)》描绘了诗人漫步野外,欣赏早春景象,不畏路途遥远,持杖探访僧人的情景。"野外芳华早"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写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和诗人的好奇与向往。接着,他描述了自然环境的幽深宁静,如"草深垂井口,碑卧古坛阴",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禅意的氛围。
诗人进入寺庙后,选择高处静坐,表达对佛法的敬仰和内心的清净,“高坐惟尊足”体现了对僧人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谦逊。在斋戒中,他仍能保持心灵的专注,“清斋尚摄心”,显示出他的修行境界。最后,诗人赞赏此处如阮籍隐居的园林,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尘嚣、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修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