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张金镛的《读亭林山人诗》描绘了诗人对王阳明(号亭林山人)诗歌的深刻感悟。开篇以“河流天上来,月魄海中皎”起兴,暗示王阳明的诗才如江河源头般深远,其思想如皓月般明亮。接下来,“洪钟蓄奇响,大泽胎异宝”比喻他的诗作深沉而富有创新,如同洪钟蕴藏独特音韵,大泽孕育稀世珍品。
“神龙具全体,于诗露一爪”形象地表达了王阳明诗中的博大精深和含蓄深沉,犹如神龙虽未展翅,但已显露出龙爪的威严。诗人接着赞美其作品“旁皇成至文,喷薄吐元造”,认为其文字繁复而精妙,充满生机与活力,仿佛源自天地初开。
“万事有根干,孤心斡幽窈”揭示了王阳明诗作的哲理底蕴,强调其作品扎根于生活,却又深入幽微的内心世界。而“一身刀绳余,六合蓁莽扫”则形容其诗的力量,能廓清世间纷扰,如同利剑斩断乱麻。
最后,诗人批评那些追求技巧的浅薄之辈,与王阳明的大雅之作形成鲜明对比,指出真正的艺术价值在于内涵而非外在形式,而王阳明的诗正是矗立云端的高峰,超越世俗的赞誉。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对王阳明诗歌的高度评价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