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予同游桃花山次韵(其一)

江村卜筑路斜斜,模写癯仙四壁家。

闻道读书忘肉味,不缘避世宿桃花。

青山自作千年调,白眼空惊一望赊。

欲买鸡豚投近社,烟蓑雨笠寄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在江边的村庄选了个偏僻的小路建屋,模仿那位清瘦的仙人,四面墙壁都是书香气息。
听说有人读书到了忘我境界,连肉味都忘了,不是为了逃避尘世,而是因为隐居桃花源。
青山悠然自得,仿佛在吟唱千年的诗篇,我却只能空自惊叹它的遥远。
我想买些鸡鸭猪肉,加入附近的社区,穿着蓑衣斗笠,过着这样的田园生活。

注释

江村:乡村。
卜筑:选择建造。
模写:模仿。
癯仙:清瘦的仙人,指隐士。
四壁家:满是书籍的家。
闻道:听说。
读书忘肉味:专心读书以至于忘记肉食的美味。
避世:逃避世俗。
宿桃花:隐居在桃花源。
青山:青翠的山峦。
千年调:千年的诗篇。
白眼:惊讶的目光。
一望赊:一眼望去显得遥远。
欲买:想要购买。
鸡豚:鸡和猪,泛指肉类。
投近社:加入附近的社区。
烟蓑雨笠:穿着蓑衣斗笠。
寄生涯:寄托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田园的生活状态。开篇“江村卜筑路斜斜,模写癯仙四壁家”勾勒出一幅宁静自然的居所景象,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远离尘世的生活方式。

接着“闻道读书忘肉味,不缘避世宿桃花”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精神追求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超然态度。这里的“不缘避世宿桃花”可能暗示着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桃花常象征着隐逸之地。

“青山自作千年调,白眼空惊一望赊”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以及面对壮丽山河时内心的震撼。

最后,“欲买鸡豚投近社,烟蓑雨笠寄生涯”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拥有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远离尘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隐逸生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84)

朱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郑德予同游桃花山次韵(其二)

春红万树抱山斜,落落真源自一家。

云起坐中疑有雨,酒行杯面恐飞花。

尘缘未断心虽胜,他日重来约尚赊。

略倩渊明记遗事,武陵今不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春风

一举造物手,万生和气中。

酒边排雪意,诗里要春风。

了了谁孤起,滔滔我即空。

试询三世事,犹有读书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夏夜极凉

素简久辞夜,清风先戒秋。

稻深群蛤吠,草暗一萤流。

舌在殊无计,心空尚有求。

按图寻分野,楚尾见吾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人

一牛鸣地两禅林,雾雨初晴翠霭深。

熟路缘溪穿窈窕,疏钟唤客出岖嵚。

未求黄卷成功处,且办青山避世心。

怅望不来还独返,秋风聊作暮云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