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

一牛鸣地两禅林,雾雨初晴翠霭深。

熟路缘溪穿窈窕,疏钟唤客出岖嵚。

未求黄卷成功处,且办青山避世心。

怅望不来还独返,秋风聊作暮云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一头牛在大地间低鸣,两旁是静谧的禅林,雨后初晴,翠绿的雾气弥漫。
沿着溪流熟悉的道路蜿蜒前行,穿过幽深的山谷,稀疏的钟声召唤着游人走出崎岖之地。
并未寻求书中成功的秘诀,暂且只想在青山中寻找避世的心境。
满怀遗憾地望着远方无人来,只好独自返回,秋风中吟唱着晚霞的诗篇。

注释

牛:指代耕牛。
禅林:佛教修行者的居住地,通常指寺庙。
雾雨:指雨后的雾气。
翠霭:青翠的雾气。
缘溪:沿着溪流。
窈窕:形容溪流曲折或山谷幽深。
疏钟:稀疏的钟声。
岖嵚: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黄卷:泛指书籍,古时书籍多为竹简,故称。
成功处:指书中追求的成就。
青山:象征远离尘世的地方。
避世心:逃避世俗的心思。
怅望:惆怅地远望。
暮云:傍晚的云彩,常引申为离别或晚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开头两句"一牛鸣地两禅林,雾雨初晴翠霭深",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一牛在晨雾中鸣叫,两座禅房隐现于山林之中,而雾气与细雨之后的晴空,更添几分翠绿的深邃。

接着,诗人通过"熟路缘溪穿窈窕,疏钟唤客出岖嵚"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山林的熟悉和喜爱。熟悉的道路沿着溪流蜿蜒曲折,穿行于幽深的山谷,而寺庙中的钟声清脆地引导着来访者走出崎岖不平的山路。

"未求黄卷成功处,且办青山避世心"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志向与选择。他并没有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隐居在青山绿水之中,以此来满足自己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逃离尘世的愿望。

最后两句"怅望不来还独返,秋风聊作暮云吟"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往的回忆。诗人似乎在感慨着某些无法重来的时光,只能独自返回那个地方,而在秋风中,他随意地吟诵着关于傍晚云彩的诗句。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84)

朱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梦肇

沧海横流无处安,只今且作梦中看。

岂须游戏两蜗角,收此微茫一弹丸。

老境怀人山宛转,春风著物鬓摧残。

穷愁似与诗增气,嚼雪敲冰字字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龚十三

支颐独揖北窗风,怪事从今咄咄空。

简策不知春色晚,山川浑落战尘中。

花飘茵席三生净,草入池塘一句工。

想见楚龚怀我处,扁舟遨荡夕阳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悼郑彦继书墓亭

苍梧翠柏泣西风,尺冢巍然宿草中。

宝剑何心求季子,只鸡今日过桥公。

麟经有味人谁识,鹤阵论功气自雄。

欲拂苍厓写奇节,陈琳檄手语言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盖竹与陈和仲昆季

玉树成群不可攀,谩将牢落待苍山。

五年分手河梁外,一夕连床风雨间。

梅蕊凌寒春欲动,酒杯无力病相关。

朱陈自古同乡社,更约青云作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