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空水云净,月出洲渚白。
寒苇梳幽风,孤蓬逗秋色。
垂纶久忘鱼,击汰非干泽。
终愧坐磻溪,皓首钓人国。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河洲发仙舸,明日过镡津。
云是金台客,西游谒紫晨。
乳酒白玉壶,送行多亲宾。
酣歌供帐下,策马长江滨。
越水碧到海,楚山青入闽。
挥手谢余去,遥遥动车尘。
三月金陵道,千花白门春。
皇居九天上,簪绂罗群臣。
飘飖双凤侣,追随五龙宾。
日夕饭琅玕,毋为凡鸟嗔。
兹行必特达,飞书报乡人。
泽国噭春雁,风花送离筵。
挥觞念行子,驱车发闽川。
秉笔事藩府,辞家已三千。
何知公冶系,徒使尼父怜。
翘首白云冈,含悽鹡鸰篇。
回林顾天属,远道同周旋。
白璧非不贵,精诚合其天。
明当抵京邑,秦台镜高悬。
含恩沐春露,发兴归秋田。
故里足禾黍,西崖好林泉。
选幽拂霞坐,寻云谒金仙。
閒来结吟社,暂割寰中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