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和中赴召

河洲发仙舸,明日过镡津。

云是金台客,西游谒紫晨。

乳酒白玉壶,送行多亲宾。

酣歌供帐下,策马长江滨。

越水碧到海,楚山青入闽。

挥手谢余去,遥遥动车尘。

三月金陵道,千花白门春。

皇居九天上,簪绂罗群臣。

飘飖双凤侣,追随五龙宾。

日夕饭琅玕,毋为凡鸟嗔。

兹行必特达,飞书报乡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送陈和中赴召》描绘了友人陈和中即将乘坐仙舸启程,前往京城接受召见的情景。诗人以河洲仙舸起兴,预示旅程的神圣与尊贵。"云是金台客,西游谒紫晨",将陈和中比作金色台上的贵宾,前往紫禁城拜见天子,形象生动。

"乳酒白玉壶,送行多亲宾",表达了亲友们的深情厚意,以美酒相赠,场面热烈。"酣歌供帐下,策马长江滨",则展现了离别时的豪情与壮志,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接下来,诗人通过"越水碧到海,楚山青入闽"的景色描绘,寄寓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路途遥远的想象。

"挥手谢余去,遥遥动车尘",写陈和中告别众人,车马扬起尘土,渐行渐远。"三月金陵道,千花白门春",描绘出春天的金陵繁华景象,寓意着新的开始。"皇居九天上,簪绂罗群臣",则展现出京城的宏大气象和朝廷的威严。

最后,诗人祝愿陈和中如凤凰般高飞,成为朝廷的显贵,提醒他勿忘初心,保持谦逊,"飘飖双凤侣,追随五龙宾"。并表示自己会通过书信向家乡人传达他的佳讯,"兹行必特达,飞书报乡人",表达了对友人成功的期盼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钱林一崟负谴赴京师

泽国噭春雁,风花送离筵。

挥觞念行子,驱车发闽川。

秉笔事藩府,辞家已三千。

何知公冶系,徒使尼父怜。

翘首白云冈,含悽鹡鸰篇。

回林顾天属,远道同周旋。

白璧非不贵,精诚合其天。

明当抵京邑,秦台镜高悬。

含恩沐春露,发兴归秋田。

故里足禾黍,西崖好林泉。

选幽拂霞坐,寻云谒金仙。

閒来结吟社,暂割寰中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琴乐子墨菊杂以竹兰贻张氏清玩

何事采三秀,清时歌考槃。

缅怀长林子,荷衣而鹖冠。

坠露当朝饮,落英为夜餐。

清冷上池水,一吸无留残。

嗟尔郢中思,徒劳抱琴弹。

唯应褰芳者,可以同岁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雨夜舟中作

落日浮洞庭,宵分逗烟舸。

侧闻巴陵钟,遥爱君山火。

片雨潭上来,凉声满高卧。

龙鸣秋籁寒,蛟泣灵珠堕。

瑶瑟何悽其,苍梧晓来过。

谁能问重华,空鼓潇湘柂。

形式: 古风

哭沧洲陈景明处士

盥栉中夜起,悲歌泪盈襟。

衔哀思明哲,徒有不死心。

昔来论久要,落落襟期妙。

当以古人求,今人少同调。

君家足文献,胜事令人羡。

脱略远膏腴,追随狎贫贱。

出入恋同声,去留无吝情。

争闻柳下风,竞播栗里名。

平生爱精猎,著作多盈箧。

晨抄不辍手,夕诵未交睫。

客来即命觞,谑浪如疏狂。

醉后又分咏,敏捷皆成章。

有时忽得句,夜半叩予户。

开门见月明,相邀到天曙。

心迹两悠悠,功名无所求。

共吟萧寺雨,同醉镜湖秋。

长怀武夷趣,欲往嗟迟暮。

终羡子长游,空怜向平去。

我本东西人,移家托芳邻。

绨袍意所恋,尊酒情益亲。

铭镌向心骨,倏尔惊存殁。

开箧见遗书,迸然涕俱出。

忆昨登洪山,徘徊苍翠间。

俛仰遽云殁,玄庐竟掩关。

吞声不能道,感激沧洲皓。

怅望无还期,沧洲长春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