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寒》,描绘了早春时节在巴陵地区所见的景象。诗中的“二月巴陵日日风”写出了春天里连续不断的春风,暗示了气候的寒冷和不稳定。“春寒未了怯园公”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寒料峭的担忧,担心这样的天气会影响园林的景色。
接下来,“海棠不惜胭脂色”运用拟人手法,将海棠花比作不畏寒冷、尽情绽放的女子,即使在细雨蒙蒙中也坚守自我,不惜展现其鲜艳的红色花朵。“独立濛濛细雨中”进一步描绘了海棠在风雨中的坚韧姿态,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展示了春寒料峭的季节特点,又赞美了海棠花在逆境中依然绽放的美丽,寄寓了诗人对坚韧生命力的欣赏和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不详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万里平生几蛇足,九州何路不羊肠。
只应绿士苍官辈,却解从公到雪霜。
柳送腰支日几回,更教飞絮舞楼台。
颠狂忽作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
三尺清池窗外开,茨菰叶底戏鱼回。
雨声转入浙江去,云影还从震泽来。
琢句不成添鬓丝,且支筇杖看云移。
槐花落尽全林绿,光景浑如初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