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渚华初出水,堤树亦成行。
吟罢天津句,薰风拂面凉。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江南春日景象。首句“渚华初出水”,以“渚华”点明地点,暗示出水边的花木刚刚绽放,透露出春天的气息。次句“堤树亦成行”,进一步描绘了岸边树木排列整齐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吟罢天津句,薰风拂面凉。”这两句则通过人物活动来丰富画面,诗人吟诵着与天津(即黄河)相关的诗句,享受着和煦的微风带来的清凉感。这里的“天津句”不仅指具体的诗句,也暗含对历史、文化的追思,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底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的穿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不详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月色三秋白,湖光四面平。
与君凌倒景,上下极空明。
涉江采芙蓉,十反心无斁。
不遇无极翁,深衷竟谁识。
朝吟东渚风,夕弄西屿月。
人境谅非遥,湖山自幽绝。
湖光湛不流,嵌窦亦潜注。
倚杖忽淙琤,竹深无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