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三十七)柳桥

初因桥种柳,却用柳名桥。

桂隐从兹入,春风莫浪招。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翻译

起初在桥边种下柳树,后来就用柳树的名字来命名这座桥。
从此以后,通过这桂木隐藏的小径进入,春风啊,不要随意召唤我。

注释

初:起初。
因:因为。
桥:桥。
种:种植。
柳:柳树。
却:反而。
用:使用。
柳名:以柳命名。
桂隐:隐藏在桂木中的小径。
从兹:从此。
兹:这里。
入:进入。
春风:春风。
莫:不要。
浪:随意。
招:召唤。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巧妙命名的意趣。首先,“初因桥种柳”显示出一种随性与机缘巧合的感觉,似乎是因为桥边适宜种植柳树,所以才有了这处桥梁。而“却用柳名桥”则透露出诗人对这座桥以及周围环境命名的创意和情感投入,是将自然景物融入到文化命名之中。这种做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接着,“桂隐从兹入”一句,则引出了新的意象——“桂隐”,可能是指某种以桂树著称的地点或建筑物。这里的“从兹入”意味着诗人在空间上的一种移动,从外部环境进入到这个被桂树环绕的地方。这种描述增添了空间深度和层次感,引导读者随着诗人的视角逐渐深入。

最后,“春风莫浪招”则是对这一切的点睛之笔。“春风”自然而然地与“柳”、“桂”这些植物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莫浪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景观的珍惜和爱护之情,不希望它受到任何干扰或破坏,保持其原有的宁静与美丽。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情感的投入,展现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景象,并传达了一种保护和珍视自然的心愿。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二十)俯巢轩

化国舒长日,林隈分外知。

年年庭荫匝,数遍鹊寻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二十五)俯镜亭

唤作大圆镜,波文从此生。

何妨云影杂,榜样自天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十一)殊胜轩

杜老诗中佛,能言竹有香。

欲知殊胜处,说著早清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其十七)泰定轩

触处天光发,何尝离定中。

问云谁散乱,又道主人公。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