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桃岭历诸陇后返至唐村庵

扶杖穿桃岭,山行历几村。

嵚崎穷绝巘,旋折反穷源。

地迥犹仙隐,山多隔市喧。

层峦互将送,不觉月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拄着拐杖走过桃花岭,沿着山路经过了多少村庄。
山路崎岖,一直通向险峻的高峰,然后又曲折返回源头。
这里地势偏远,仿佛仙境中的隐居之地,远离城市的喧嚣。
层层山峦相互映衬,伴随前行,不知不觉间天已近黄昏。

注释

扶杖:拄着拐杖。
桃岭:桃花盛开的山岭。
嵚崎: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巘:山峰。
旋折:曲折。
喧:喧闹。
层峦:层层叠叠的山峦。
月黄昏:傍晚时分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间行走的景象和心情。"扶杖穿桃岭,山行历几村"表明诗人手持拐杖,在桃岭一带的山中漫步,途经数个村落。这两句设置了一个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

"嵚崎穷绝巘,旋折反穷源"中的“嵚崎”指的是陡峭的山峰,“穷绝巘”则是形容山势之险峻。诗人在这险峻的山中行走,不断地转弯和探寻,最终又回到那幽深的源头。这两句强调了山路的曲折与自然景观的奇特。

"地迥犹仙隐,山多隔市喧"中的“地迥”形容地方宽阔,“犹仙隐”则是说这地方宛如仙境。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之情。接下来的“山多隔市喧”则描绘出山脉阻隔了城市的喧嚣,这里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喧嚣、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层峦互将送,不觉月黄昏"中的“层峦”指的是重叠的山峰,"互将送"则是形容山峰彼此相连不断。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流逝的时间感。诗人沉浸于这片刻画般的风光之中,以至于不知不觉间月亮已经升起,夜色渐浓,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完全投入和欣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大自然中获得心灵平静与满足的状态。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霅白莞泽步入唐村

舍舟而从陆,逦迤步巑岏。

绿畦平野宽,青嶂四面还。

春容千万状,平挹跬步间。

行行二十里,窈窕入我山。

故山迎故人,禽鸟俱欢颜。

清泉响琚佩,列峰拥髻鬟。

回视尘嚣廛,相去隔几关。

幽谷多白云,可与相对閒。

不妨自吟哦,但恐好句悭。

更须穷胜事,尚喜两脚顽。

皇皇欲何之,并游当忘还。

形式: 古风

舟回自霅至黄桥风大作复反朱泾泊舟

芒鞋遍踏苕溪冈,昌翔归棹穿沧浪。

吾庐咫尺自可到,飞廉怒吼俄作狂。

涛头掀舞势欲立,纷纷雨霰来何滂。

河伯怙此贾其勇,杯水几至倾仓皇。

急呼转柂依古刹,道场千载扬灵光。

我今七十仅三到,更觉古桧苍髯长。

应为船子笑寂寂,老无闻达徒奔忙。

明朝风静日欲杲,载欣衡宇升吾堂。

波涛盖有起平地,覆车未必非康庄。

人生夷险与利钝,惟有委顺于旻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过瓜洲

伟哉千里万里流,衮衮其来自巴蜀。

奔腾澎湃入尾闾,势雄何啻吞百谷。

金焦对峙两鳌浮,千顷玻瓈浸其足。

光生金碧殿阁涌,气蒸紫翠林丛沃。

附庸更有小陂陀,东晋诗仙卧其麓。

穹龟长蛇簸风雨,鬼怪神奇不可触。

地灵设险莫此如,此天所以限南北。

江山终古无变迁,世运如输几翻覆。

英雄灭没去不反,人事纷轮转相续。

嗟予蛰处几二纪,殆类龟藏蜗局缩。

兹来云梦气可吞,浩荡乾坤在吾目。

靴纹猎猎日流辉,鬟黛葱葱雨初沐。

沙禽云鸟自往来,浪舶风帆互征逐。

野芳零落舞残红,汀草蒙茸涨平绿。

烂然宇宙一丹青,绝胜鹅溪千画幅。

归舟那得大如川,载取江头春万斛。

形式: 古风

过秀城

舟行过乡城,忆昨又三载。

鹤表人或非,雉堞址仍在。

郊郭幸苟完,室庐俱可慨。

十年远亲友,一见如有碍。

胡为穷纪次,际此远行迈。

归来椒柏新,德人年未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