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得一二砚示范达甫笑以为堪支床也许送端州大砚作诗以坚其约

范郎紫玉馀半圭,翻手作云雨雹随。

龙蛇起陆孔翠飞,云收雨霁千首诗。

荐以文锦盘珠玑,夜光发屋邻翁知。

桂州刺史书成痴,单车万里日夜驰。

囊中已无去年锥,欠此石友相娱嬉。

范郎笑我支床龟,忽遣致我重宝赍。

金印如斗不愿携,爱此直欲忘朝饥。

君行题舆古端溪,溪石丑好纷不齐。

溪边之人足谩欺,须君眼力为辨之。

更作万斛之墨池,为君大书十丈碑。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名为《近得一二砚示范达甫笑以为堪支床也许送端州大砚作诗以坚其约》。诗中描绘了与友人范郎之间的交游趣事,以及对砚台的喜爱之情。

诗的开头描述了范郎拥有的珍贵砚台,形象地比喻为“紫玉”,并能“翻手作云雨雹随”,暗示其质地细腻,功能独特。接着,诗人通过“龙蛇起陆孔翠飞”、“云收雨霁千首诗”的描绘,展现了砚台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仿佛是文人雅士灵感的源泉。

随后,诗人提到范郎赠予他珍贵的砚台,并以“文锦盘珠玑”、“夜光发屋邻翁知”等比喻,强调了砚台的精美和价值。诗人还提到自己将前往桂州任职,囊中已无多余之物,唯独对这砚台情有独钟,希望它能陪伴自己度过旅途中的寂寞时光。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范郎赠砚的感激之情,并提出希望范郎能提供更多的砚台,以便自己能够“为君大书十丈碑”,即为范郎书写出更加宏大的作品,以此作为回报。同时,诗人也提醒范郎,端州的砚台种类繁多,品质参差不齐,需要范郎的眼力来辨别真伪,确保所赠之物的价值。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砚台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刘倅示崇宁上舍题名翰林其父也

崇宁天子开皇极,发挥神谟诏群辟。

十八学士天与力,攀鳞附凤才一日。

翰林尚书古遗直,不作三公奄窀穸。

当时盛事刊乐石,后五十年已今昔。

令我再拜三叹息,尚有之子似世德,不羸其躬且赫奕。

形式: 古风

黄升卿送棕鞋

编棕织蒲绳作底,轻凉坚密稳称趾。

帝庭无复梦丝絇,上客还同贶珠履。

我家江南山水窟,日日行山劳屐齿。

感君投赠欲别时,布袜青鞋从此始。

亨衢知子方著脚,直上云霄三万里。

泰阶历尽却归来,赤舄一双应几几。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张钦州

张家承平四姓侯,门前列戟金成丘。

南来清贫家立壁,但有万卷书满楼。

云山极观半空写,下有花竹秀而野。

闭门读易已三年,乐天知命忘华颠。

我行湘中识此老,难兄莫年更枯槁。

从来戚畹须表劝,会听鸣珂趁朝早。

衡阳小隐虽深幽,去天尺五君无留。

貂蝉兜鍪何足道,君必不为猿鹤羞。

形式: 古风

赋沈商卿砚

石渠东观天尺五,壁星下直图书府。

琳琅宝镇出三代,浩瀚简编照千古。

右文储砚一百九,钿匣珠囊护琼玖。

有时清夜发光怪,诸儒纵观容拜手。

一收朝迹归故园,瓦池苇管涂突烟。

梦寻清都故历历,起凭书案空潸然。

眼明见此超万石,色如马肝涵玉质。

白圭之玷尚可磨,涩不拒笔滑留墨。

摩挲太息不自已,呼儿汲甘为湔洗。

天遗至宝瑞吾子,要与词林壮根柢。

子行飞骞为时须,西清承明有佳除。

收功翰墨傥乞我,田间自抄种树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