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怀诸弟

经年沧海别,客思怯风波。

岭外寄书少,梦中相见多。

秋声落寒竹,雨意澹烟萝。

忍听鹡鸰语,双双奈尔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秋日怀诸弟》是明代诗人李时行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

首联“经年沧海别,客思怯风波”,开篇即描绘了诗人与兄弟分别多年,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沧海一词,既指实际的海洋,也暗喻人生的广阔与无常,而“怯风波”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波折时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颔联“岭外寄书少,梦中相见多”,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在现实生活中,因距离遥远,兄弟间的书信往来变得稀少,而在梦中,却常常与兄弟相聚,这种梦境与现实的反差,更加强化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

颈联“秋声落寒竹,雨意澹烟萝”,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秋风吹过,竹叶萧瑟,雨意蒙蒙,烟雾缭绕,这些意象不仅渲染了季节的特征,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既有对远方兄弟的深深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尾联“忍听鹡鸰语,双双奈尔何”,以鹡鸰鸟的叫声作为结尾,鹡鸰鸟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兄弟情深,其叫声寓意着兄弟间的相互扶持与关怀。然而,在诗人这里,这温馨的象征却成为了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因为兄弟们如今相隔万里,无法互相照顾,这种无奈与心酸,让人心生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以及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亲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358)

李时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沈道士山居

高遁爱山深,仙踪讵可寻。

遍行芳草路,方到白云林。

石设岩边榻,泉鸣涧下琴。

不闻朝市事,应见出尘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客堂夜坐

独对芜城菊,凝寒未著花。

几回惊岁暮,犹自客天涯。

月下砧声急,风前雁影斜。

归心将别梦,夜夜不离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酬方山人访东山旧隐见寄

君向东山去,怀予旧赏踪。

移舟经剡水,开榻对稽峰。

夜色溪边月,秋声涧底松。

清谈支许会,何日更相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游石屋洞

深谷天藏景,耽幽客共游。

云移山不动,石在水长流。

竹露晞初日,松风报早秋。

尘心消欲尽,彷若住丹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