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其二十)故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赠太保刘忠宣公大夏

茂陵志佳兵,华容司职方。

力诎徼功士,失毋令得偿。

及乎孝皇代,经营膂力刚。

锡圭黄河流,杖钺岭海邦。

抚此蒸黎瘝,如保赤子伤。

君门逮遐陬,磅礡皆春阳。

晚途彻帝聪,所披无不当。

造膝若一身,密语沃中肠。

鼎湖泣遗弓,挥手白云乡。

岂无沈几哲,妖竖乱天纲。

身名竟璧完,令德假穹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刘忠宣公大夏的赞颂。诗中描绘了刘忠宣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角色和贡献,以及他忠诚、勇敢、智慧的形象。

首先,诗中提到“茂陵志佳兵,华容司职方”,描述了刘忠宣公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和对国家的忠诚。接着,“力诎徼功士,失毋令得偿”表达了即使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他也能尽力争取功绩,不轻易放弃。

进入孝皇时代,诗中赞扬刘忠宣公的军事才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施展,“锡圭黄河流,杖钺岭海邦”,他被授予高官,管理辽阔的疆域。同时,他对待百姓如同爱护自己的孩子,体现了他的仁慈与责任感。

“君门逮遐陬,磅礡皆春阳”形容刘忠宣公的影响力遍及全国,如同春天的阳光普照大地。晚年时,他深得皇帝信任,能够直接向皇帝进言,其意见总是得到采纳。“鼎湖泣遗弓,挥手白云乡”则以浪漫的手法描绘了他去世的情景,仿佛在云中挥手告别。

最后,“岂无沈几哲,妖竖乱天纲”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担心奸佞之人扰乱国家秩序。而“身名竟璧完,令德假穹苍”则赞美刘忠宣公的高尚品德最终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和保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刘忠宣公作为一位杰出将领和忠诚臣子的光辉形象,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其二十一)故资政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赠太子太保戴恭简公珊

敬皇急治理,虚怀寄群公。

造膝日有陈,心腑一华容。

浮梁乃亚之,有召无不双。

薆语可易传,往往回重瞳。

国体既以尊,台纲亦从崇。

从容乞骸骨,怃然恻帝衷。

有身但殉君,何必首故垄。

形式: 古风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其二十二)故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保杨文忠公廷和

蜀江汇岷峨,新都独神王。

十九读中秘,雅负公辅望。

五十备鼎铉,遂参焦李行。

皇天亦佳祸,阉武肆波荡。

穆驭穷遐迹,居守艰万状。

用藏体犹在,机密身不丧。

及乎弥留际,经纶始聊畅。

片纸缚元凶,余党皆砧盎。

一诏苏九垂,允矣救时相。

事久名始易,危身以奉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其二十三)故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保杨文襄公一清

杨公少颖脱,所职在文墨。

倏然受边寄,颇多殷褚惑。

战守境外专,安危幄中画。

逆竖擅天权,王公俱辟易。

振落股掌间,于中出奇策。

黄金若流水,出入恣所适。

颇采名流誉,兼收死士力。

老惫术亦穷,良为智者惜。

形式: 古风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其二十四)故奉天翊运推诚宣力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南京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总督四省军务新建伯赠新建侯王文成公守仁

明有两文武,新建尤卓荦。

少多宏奇藻,而抱纵横略。

抗疏得投荒,精神始收着。

时清出奇遘,才真任恢拓。

唾手收逆王,易如秋振落。

虚怀绥叛酋,蔼若春磅礴。

信心见良知,千古开绝学。

俯仰宇宙内,卓然负先觉。

却顾素王宫,堂庑殊龙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