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轩消梅初开劝客酒二首(其一)

为爱消梅胜早梅,数枝先发日徘徊。

若教岭表腊前尽,安有洛阳正后开。

香逐暖风初出谷,艳随芳酒正浮醅。

佳宾会取东君意,莫负乘春此际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东轩消梅初开劝客酒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消梅(早梅的一种)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春天的期待。首句“为爱消梅胜早梅”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消梅的偏爱,认为它比早梅更为动人。次句“数枝先发日徘徊”,描绘了消梅在阳光下独自绽放的情景,仿佛在等待佳宾的到来。

接下来两句“若教岭表腊前尽,安有洛阳正后开”,通过对比岭南与洛阳梅花的开放时间,强调消梅的早熟,暗示其独特之处。诗人希望如果岭南的梅花都在腊月之前凋零,那么洛阳的消梅就不会在正月之后才盛开,以此赞美消梅的傲骨和不凡。

“香逐暖风初出谷,艳随芳酒正浮醅”一句,通过香气随着暖风飘出山谷,美丽的花朵映衬着美酒的画面,营造出温馨而醉人的氛围,寓意消梅的芬芳能增添宴席的欢乐气氛。

最后两句“佳宾会取东君意,莫负乘春此际来”,诗人以东君(春神)的名义,邀请宾客欣赏消梅,希望大家不要错过这春天的美好时刻,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消梅为引,寓情于景,既赞美了梅花的早开和芬芳,又借以表达对春天和友情的热爱,富有诗意和哲理。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代书寄广信李遵度承制

蓟北更千里,汉唐为极边。

奈何今境土,不复旧山川。

虎帐兵家重,雕弓嗣子传。

他年勒功处,无使后燕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代书寄友人

当年有志高天下,尝读前书笑谢安。

岂谓此身甘老朽,尚无闲地可盘桓。

棋逢敌手才堪着,琴少知音不愿弹。

非止不才能退默,古贤长恨得时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代书寄北海幕赵充道太博

自从终鲜罢吟哦,聊为临风一浩歌。

别易会难情不已,登高望远兴如何。

百年可惜时无再,千里相思事更多。

今日樽罍真北海,况君雅重几人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代书寄白波张景真辇运

秋入山河气象雄,不堪闲望老年中。

金兰契重思无限,手足情多感未终。

半局残棋销白昼,一簪华发乱西风。

唯君父子相知久,松桂心同色更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