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台

高台突兀俯晴空,汉主旌旗在眼中。

西倚太行寒翠重,北临滹水碧波通。

乾坤再造中兴业,日月长悬佐命功。

谁料云台图画黯,依然魏阙起奸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高高的台阁耸立眼前,晴空下汉家的旗帜鲜明可见。
西边靠着峻峭的太行山,山色苍翠;北面临近滹水,碧波荡漾。
在这天地重生的时代,他建立了功业,日月见证他的辅佐之功。
谁能想到,曾经的功臣画像如今暗淡,权谋之士又在魏阙兴起。

注释

高台:高耸的台阁。
突兀:陡然耸立。
汉主:汉朝的君主。
旌旗:旗帜。
太行:中国西部的山脉。
寒翠:寒冷而翠绿的山色。
滹水:古代河流名。
碧波:清澈的波浪。
乾坤再造:天地重新塑造。
中兴:国家复兴。
佐命功:辅佐帝王建立功勋。
云台:古代表彰功臣的画像处。
图画黯:画像变得暗淡。
魏阙:朝廷的代称。
奸雄:阴险狡诈的英雄。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望台》描绘了一处高耸入云的台阁,矗立在晴朗的天空下,仿佛汉朝君王的旗帜依然可见。台阁西边倚靠险峻的太行山,山色苍翠;北面则临近滹水,碧波荡漾,景色开阔。诗人借此景抒发对国家复兴和开创新业的期待,认为此台犹如日月长悬,象征着辅佐帝王的功绩。

然而,诗的尾联转折,暗示了一个令人遗憾的事实:尽管台阁壮丽,但历史的云台之上,英雄的画像却显得黯淡,因为这里曾崛起过不择手段的奸雄。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与人事沉浮的感慨,以及对公正与奸佞斗争的忧虑。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历史感和哲理。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早发南宫柬赵训导

牛车晓出郭西门,百室曾无十室存。

洚水贯城神禹迹,石麟眠草汉侯坟。

枣林露冷群狼吼,黍垄风微野豕奔。

岂意相逢赵公子,嚼瓜行酒共论文。

形式: 七言律诗

题萧照山水

闭门十日风雨,神游湘浦峡川。

树影分开草店,雁声吹落渔船。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题戴嵩牛图

陇上躬耕力倦,归坐茅斋展卷。

耳边如闻笛声,却看牧童不见。

形式: 六言诗 押[霰]韵

七相声名俱属此,尚期他日更添君。

形式: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