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筵曲(其三)

羡为明镜对华妆,愿作纤罗护绣裳。

瑶草共誇荆俗斗,玉钩争学汉宫藏。

风迎桃李千金笑,露浥芝兰九畹香。

独愧短才逢解语,更堪多病入柔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当筵曲(其三)》由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花草、人间的服饰与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高雅而含蓄的审美情趣。

首联“羡为明镜对华妆,愿作纤罗护绣裳”,以明镜和纤罗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明镜象征着清晰、明亮,华妆则代表了华丽与精致;而纤罗则是轻柔、细腻的象征,绣裳则寓意着高雅与华贵。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展现了对美的追求,也体现了对保护与呵护的渴望。

颔联“瑶草共夸荆俗斗,玉钩争学汉宫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追求。瑶草指的是珍贵的草木,荆俗斗可能是指荆楚地区的风俗比赛,这里借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共同欣赏与竞争;玉钩则指精致的装饰品,汉宫藏则暗示着皇家的奢华与收藏。这两句诗通过瑶草与玉钩的对比,以及它们与荆俗斗、汉宫藏的关联,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颈联“风迎桃李千金笑,露浥芝兰九畹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生命。桃李在春风的吹拂下绽放出千金般的笑容,芝兰在露水的滋润下散发出九畹之香。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尾联“独愧短才逢解语,更堪多病入柔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以及对健康状态的渴望。解语意味着能够理解、沟通,而多病则暗示了身体的不适。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不足感到遗憾,同时希望远离疾病的困扰,过上健康、宁静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追求,以及对自身状态的反思,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生活美以及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92)

韩上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当筵曲(其四)

池花斗脸意如倾,砌草萦裾亦有情。

蝉咽似羞歌串啭,蝶翻犹怯舞衣轻。

如渑桂醑欢难竭,和锡鸾膏恨转明。

堕珥已酣齐客席,牵裳谁绝楚臣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当筵曲(其五)

欲折池荷惜藕丝,广栽庭树觅相思。

乐传唐谱清平调,舞拂燕馀大小垂。

纨扇可能调翡翠,月团嬴得解荼蘼。

多情却笑张郎笔,懒向书斋学画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无题

思张楚瑟拟鸠媒,愿学秦箫绕凤台。

柳条欲折不堪折,梅花将开犹未开。

虬箭暗浮寒漏永,银河半落众星回。

屏中宝炬空垂箸,床上薰笼祇自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丙申守岁

岁暮阴阳感慨中,春光摇曳柳条风。

那堪物序年年隔,敢谓人情处处同。

双眼欲穿愁落日,片云空远断孤鸿。

经营事业心终在,怅望寒宵愧此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