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国博参议江东分韵得夜字前年上幸学一时同舍今去略尽为之怅然

南门供帐江上亭,北门觞酒湖边榭。

两年出饯略可数,往往行人半同舍。

忆昔翠华临璧海,儒先一日争声价。

苏君舌掉巫峡水,杨君气夺幽并夜。

黄君石矻不可转,夫子居然古彝斝。

艾轩风流天下少,独奏咸韶无濩夏。

黄粱未熟事如许,白发不生心亦怕。

古来贤俊多坎轲,道与世违胡足诧。

武皇好少臣已老,孟子尊王君尚霸。

嗟乎夫子幸遭时,诸公衮衮皆流亚。

德尊不过五品薄,岁晚曾无一饭暇。

君恩岂必间湖海,家事姑惟问桑稼。

此行端可振颓俗,令我短辕今欲驾。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翻译

南门外的江上亭设宴送别,北门外湖边的楼台也备好酒席。
两年来送别的人数几乎能数得清,每次出行多半是同行的友人。
回忆起当年皇帝的仪仗队来到碧海般的璧海边,文人们一天之内竞相展示才华。
苏先生口才了得,能打动巫峡的流水,杨先生气势非凡,能震撼幽并之地的夜晚。
黄先生坚毅如磐石,不为世俗所动,夫子您保持着古人的高雅风范。
艾轩先生的风采天下罕见,他独自演奏着和谐的音乐,无人能及。
世事如黄粱未熟般变化无常,连我都担心白发早生。
自古以来,贤能之人多坎坷,道义与世情不合又何必惊讶。
武皇喜好少年,而我已经老去,孟子尊崇王道,而您还在追求霸业。
唉,夫子您有幸遇到这个好时代,诸位官员都尊崇您。
您的德行虽高,官职却仅到五品,晚年连一顿饭的闲暇都没有。
皇上的恩惠不必只在湖海之间,家中的事务还是询问农事吧。
这次出行定能提振颓废的风气,让我这辆小车也想立刻出发。

注释

供帐:设宴的帷帐。
觞酒:饮酒送别。
翠华:皇帝的仪仗。
璧海:形容碧波荡漾的海面。
艾轩:诗人名。
黄粱:比喻短暂或虚幻的事物。
坎轲:困顿、坎坷。
衮衮:形容众多官员。
五品:古代官阶之一。
桑稼:农事,代指家庭生活。
颓俗:颓废的风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题为《送宋国博参议江东分韵得夜字》,表达了对友人宋国博离别之际的深深感慨。诗中以南门和江上亭、北门和湖边榭的饯别场景开篇,回忆了前年皇帝巡幸时,群贤毕集的盛况,描绘了宋国博等人才华横溢、声名鹊起的情景。

诗人通过苏、杨、黄等人的形象,赞美了友人的才情,同时也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变迁。他提到艾轩的风流逸事,暗示友人如同稀世之才,而自己则担心岁月匆匆,白发早生。接着,诗人感慨古来贤士常遭坎坷,与世俗不合,但宋国博有幸逢盛世,其地位虽不高,却能影响周围的人。

诗中还提及宋国博尽管官微,但并未因此忽视家事,仍关注农桑,这体现了他的责任感。最后,诗人寄望宋国博此行能提振颓废的风气,自己也仿佛被激励,想要驾车追随,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自己的振奋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赏,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展现了宋代理学家陈傅良的深厚学识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杨似之提举湖南

昨日有客去分符,今朝有客来揽辔。

蕨芽掇尽笋可?,送客焉知老将至。

儒雅风流能有几,南宫先生无乃是。

十年不复梦蓬山,万里何为隔湘水。

叶公岿然地官贰,颜公领袖天下士。

星联郎署尤与何,次第诸公亦连茹。

一时台省旧名德,十见班行已三四。

可令仆马病崔嵬,独抱兰荪吊憔悴。

渔樵混迹山穷处,故故肯临人不记。

酒半停杯问须发,夜阑秉烛徵文字。

多时渴见痛折节,万事要看方得意。

先生行矣扈甘泉,请自此心扶大议。

形式: 古风

送杨渭夫归省

应侯气盖百粤小,朱侯谊与漓江长。

两侯爱士早成癖,怪甚渭夫怀故乡。

士穷万事一不就,就得一事穷何伤。

渭夫壮者忍穷久,老骥欲秣胡沙霜。

吾家何在云横岭,赵媪不冤刘儿瞑,孰与亲旁煮汤饼。

形式: 古风

送陈仲孚还里

意胜不受暑,交深欲忘言。

子车今日脂,我经何时笺。

卜稼岂无畴,颂橘亦有园。

挂冠特易耳,奈何子盛年。

形式: 古风

送陈益之架阁

论事不欲如戎兵,欲如衣冠佩玉严重而宽平。

作文不欲如组绣,欲如疏林茂麓窈窕而敷荣。

桢干盍亦烦绳墨,滋味何如馀典则。

吾宗受才万人敌,排空所向无遗力。

亲丧三年面漆黑,交情一语千金璧。

明朝不爨鼾撼壁,裘马借人无德色。

作掾闽山可踪迹,拟将秉秆空螟?。

相君有令民未得,勿问堂高若干尺。

春江瀰渺风张席,欲言江水何终极。

贫贱相依鬓毛白,吾可雷同名送客,浩歌未放情弥激。

君看风雅诗三百,亦有初章三叹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