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李?媖的诗《予性耽文翰坐是致疾者屡矣书以自解》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导致身体衰弱的自嘲和自我解嘲。首句“重裘坐拥尚憎寒”描绘了诗人即使身披厚衣仍感寒冷,暗示其体质虚弱;“羸弱真堪仿土安”进一步强调了身体的疲弱,甚至将自己比作只能安于简朴生活的土人。
“不为读书耽雅趣”表明诗人并非单纯沉迷于书卷,而是出于对知识和雅致情趣的追求;然而,“那能与病结清欢”又揭示了这种追求带来的后果——疾病缠身,使得原本的雅趣变成了苦涩的病中之乐。“妄心已逐风云散”表达诗人试图放下执着,让心境如风云般自由;“素志终期宇宙宽”则寄托了他对开阔胸襟和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香畹夙因何日觉,庭前柏子任君看”,诗人以“香畹”(喻指美好的学问)自比,暗示对学问的坚守,同时以“柏子”象征坚韧的生命力,期待有一天能从病痛中解脱,恢复健康,让读者或友人见证他的转变。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身体状况的矛盾,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