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虎耳泉

南瞻虎耳岭,崒峍耸双峰。

流水尧田亩,青山禹贡封。

图经缺古迹,胜览念朋从。

花木迎春早,幽深引兴浓。

谷晴烟袅袅,涧煖水溶溶。

地喜多灵境,人疑有卧龙。

恍如兜率界,时复羽仙逢。

落景悬崖白,飞霞度水重。

蛇床生紫洞,鹤翼下高松。

郁有终焉思,惭非尘外踪。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廷相的《过虎耳泉》诗,描绘了虎耳泉周边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幽静,以及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感慨。

首联“南瞻虎耳岭,崒峍耸双峰”,以远眺之姿,描绘了虎耳岭的雄伟壮观,两座山峰直插云霄,气势磅礴。接着“流水尧田亩,青山禹贡封”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古代传说结合,仿佛能感受到古人在此开垦耕作的辛勤与智慧,同时也体现了大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共存。

颔联“图经缺古迹,胜览念朋从”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追寻与对友人的思念,暗示了诗人不仅欣赏眼前的美景,更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分享这份美好。接下来“花木迎春早,幽深引兴浓”描绘了春天到来时,花木繁盛,生机勃勃的景象,激发了诗人的浓厚兴趣和创作灵感。

颈联“谷晴烟袅袅,涧煖水溶溶”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谷在晴日中的宁静与温暖,溪流在阳光照耀下的柔和与清澈,营造出一种恬静而温馨的氛围。而“地喜多灵境,人疑有卧龙”则赋予了这片土地神秘而神圣的气息,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与奇迹。

尾联“恍如兜率界,时复羽仙逢”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他仿佛置身于佛国净土,偶遇羽化的仙人,体验了一次超脱尘世的奇妙之旅。“落景悬崖白,飞霞度水重”描绘了夕阳西下,悬崖被染上一层银白,晚霞跨越水面的壮丽景象,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最后,“蛇床生紫洞,鹤翼下高松”则以生动的细节,展示了自然界的奇观,蛇床在紫色洞穴中生长,鹤在高大的松树间飞翔,增添了诗篇的神秘色彩。“郁有终焉思,惭非尘外踪”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与向往,同时也自谦并非超然物外之人,流露出一种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虎耳泉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送邹司徒

达道黄山子,功成即引年。

思莼张翰兴,咏桂小山篇。

归老真仙分,先几合圣筌。

补天术未试,探日志空传。

梦泽深龙卧,荆门早凤旋。

异时延国老,诏下白云天。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云台观

玉台何所拟,方丈海天东。

恍惚金银阙,迢遥日月宫。

丹梯怀窈窕,飞构闪玲珑。

积翠含元气,通灵倚化工。

青童拾水碧,羽士驾星虹。

偶向尘涂曲,来观福地雄。

大还虽浪议,嘉遁亦高风。

濠上追庄叟,匡庐忆葛洪。

梦随苍鹤返,啸引紫霞通。

袅袅吹笙过,飘飘采药同。

何时谢轩冕,托意入无穷。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送石太宰代祀泰山阙里

上卿膺显命,元祀向东方。

乔岳瞻青岱,生民有素王。

迈邦齐望秩,过鲁式趋跄。

埽地如躬陟,抠衣俨帝将。

诸峰求禅土,数仞入宫墙。

仰止岩岩外,周旋翼翼旁。

俯窥宜小壤,密造岂升堂。

峻极神应降,惟馨道益光。

往哉公不忝,简在事非常。

愧乏崧高咏,风雩代咏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登玉泉亭

胜日成游览,名山气郁葱。

星临箕度北,龙结太行东。

万壑争回马,千流竞引虹。

云霞连朔漠,台殿倚鸿濛。

鸟背岩松落,螭头石窦通。

晴光含淑景,黛色照长空。

野药低垂蔓,山花半隐红。

乍惊栖阆苑,复讶入崆峒。

地胜尘嚣迥,心閒物我同。

悠然发长啸,遗响落飘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