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其一)

不是风兮不是幡,祖师端的广南蛮。

夜深趁得曹溪渡,失却番禺两岸山。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翻译

这不是风也不是旗帜,祖师确实来自遥远的广南之地。
深夜里我赶往曹溪渡口,两岸的番禺山景却已消失不见。

注释

不是:不是作为。
风兮:风和旗。
幡:旗帜。
祖师:指佛教中的祖师爷。
端的:确实。
广南蛮:南方偏远地区,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夜深:深夜时分。
趁得:赶到。
曹溪渡:位于广东韶关的著名佛教圣地,有南华寺等名胜。
失却:失去。
番禺:古地名,今广州的一部分。
两岸山:指曹溪渡两岸的山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慧空所作的《颂古(其一)》。诗人以风幡为喻,表达对禅理的领悟。"不是风兮不是幡",暗示事物的本质并非表面现象,超越了物理的感知,指向内在的心灵体验。"祖师端的广南蛮",将禅宗祖师比作来自南方边远之地的智慧蛮夷,强调禅法的深远和独特。"夜深趁得曹溪渡",暗指深夜修行者过江寻找禅的彼岸,曹溪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这里象征着精神上的解脱。最后一句"失却番禺两岸山",描绘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忽视了世俗的束缚,甚至忘记了沿途的风景,表达了禅修者的忘我境界。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体现了禅宗崇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精神。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其十三)

古人悟处今人眼,善巧休为眼画眉。

不见马头人厮扑,一拳打倒只临时。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其五)

新妇骑驴阿家牵,潦倒禅翁雪满颠。

不解炉头煨死火,客来偏爱出人前。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其六)

杖林山下竹筋鞭,生长由来古佛先。

一击眼睛才定动,又随烟雨过秦川。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颂古(其十八)

六国平来一瞬中,心王不动八方通。

从前汗马无人见,只要重论盖代功。

形式: 偈颂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