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连夜色,万里客凄凄。

落木空山杳,孤云故国迷。

衾寒霜正下,灯晚月平西。

梦过重成梦,千门鸡乱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秋夜的月光与黑暗交织,远方的旅人倍感凄凉。
落叶的空山寂静无声,孤零的云彩让我迷失故乡的方向。
被子寒冷因为霜降,夜晚的灯光斜照向西方的月亮。
梦境中醒来又陷入梦境,城中的鸡鸣声杂乱无章。

注释

秋光:秋天的月光。
连夜色:与黑夜相连。
万里:遥远的地方。
客:旅人。
凄凄:凄凉。
落木:飘落的树叶。
空山:寂静的山峦。
杳:渺茫,不见踪影。
孤云:孤独的云朵。
故国:故乡。
衾寒:被子寒冷。
霜正下:霜降时节。
灯晚:夜晚灯火。
月平西:月亮西斜。
梦过:从梦中醒来。
重成梦:再次陷入梦境。
千门:城中的众多房屋。
鸡乱啼:鸡鸣声嘈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萧瑟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秋光连夜色,万里客凄凄"一句,通过对秋天长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凄凉情怀。"落木空山杳,孤云故国迷"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落叶和空旷的山林加深了夜晚的寂静与萧索,而那一片孤独的云彩也似乎在指引诗人回忆往昔的家园。

"衾寒霜正下,灯晚月平西"这两句,则是对室内外景象的细腻描绘。夜深了,寒风中带着霜气,屋内的被子也透出了凉意;而屋外,灯火微弱,月亮已过中天,投下了一片静谧的光辉。

"梦过重成梦,千门鸡乱啼"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与心境中,不自觉地陷入了梦境,又从梦中惊醒,而外面却是一片鸡鸣声,似乎也在呼应着诗人的不安与寤寐。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孤独的情怀,是一篇充满了悲凉气息的秋夜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夜坐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迟。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夜起

梦破东窗月半明,此身虽在只堪惊。

一春花里离人泪,万里灯前故国情。

龙去想应回海岛,雁飞犹未出江城。

客愁多似西山雨,一任萧条白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宝应道中

天阔抟南雁,淮途长北驱。

甘棠成传舍,细柳作康衢。

田海随时变,山河往日殊。

征袍共衮绣,夜壁一灯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庚辰四十五岁

东风昨夜忽相过,天地无情柰老何。

千载方来那有尽,百年未半已为多。

君传南海长生药,我爱西山饿死歌。

泡影生来随自在,悠悠不管世间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