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嗟彼战国秋,风俗日以漓。
卓哉史氏女,粲粲兰蕙姿。
守贞奉慈母,克尽乌鸟私。
业贫不辞苦,击漂临清漪。
适尔遇丈夫,失路良可悲。
恻然为发筥,振彼穷途饥。
振穷乃所愿,越礼非所宜。
灭口葬鱼腹,此心天地知。
丈夫既得志,雪耻鞭平尸。
念此一日恩,仗节远来兹。
百金报无地,立马空嗟咨。
俛仰易陈迹,屈指万古期。
谁招地下魂,惟遗道旁碑。
雄辞吐激烈,粲若星贝垂。
吾生后谪仙,况乃驽钝资。
捧心学西子,取笑将奚为。
留题表贞义,庶几薄俗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史氏女的女性形象,她的贞洁和坚守道德的品质得到了诗人的高度赞扬。诗人通过对她的美好品格的描述,展现了她在战国乱世中的高贵气节。
“嗟彼战国秋,风俗日以漓”表达了时代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丧,而史氏女却如同兰蕙一般洁净脱俗。她不仅守贞守节,而且还孝顺母亲,克尽私欲,如“乌鸟私”所形容。她的生活虽然贫困,但她并不因此而改变初衷。
诗中“适尔遇丈夫,失路良可悲”一句,显示了史氏女在遭遇不幸之后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节操。即便是在饥饿交迫之时,她也宁愿选择挨穷,也不愿违背礼法。
“灭口葬鱼腹,此心天地知”则是对她高尚品格的极致赞美,表明她的清白和忠贞是世人皆知的。即便是在丈夫得志之后,她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操。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提到了史氏女对于一日之恩的铭记,以及她对道德的坚持和传承。最后,诗人通过“谁招地下魂,惟遗道旁碑”表达了对这位贞女的怀念和赞美,她的精神和品格将被后世铭记。
全诗语言朴素而又不失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于史氏女高洁人格的深切敬仰。
不详
回首三巴曲,平生万里桥。
衣冠无赖客,花月可怜宵。
药物吾仍病,花时汝未归。
不眠愁月落,独立看云飞。
诗礼自持律,饥寒谁解围。
遥知理舟楫,西望涕沾衣。
浮世惟高枕,平生有敝裘。
江花中酒日,巴雨落帆秋。
老矣英雄事,愚哉盗贼谋。
啼猿长自在,一笑下沧洲。
所向愁无地,穷源欲上天。
蛟龙胡尔怒,鸥鹭更谁怜。
万里朝宗意,群凶跋扈年。
生涯秋色里,独立问渔船。